东归留题太常徐卿草堂

· 岑参
不谢古名将,吾知徐太常。 年才三十馀,勇冠西南方。 顷曾策匹马,独出持两鎗。 虏骑无数来,见君不敢当。 汉将小卫霍,蜀将凌关张。 卿月益清澄,将星转光芒。 复居少城北,遥对岷山阳。 车马日盈门,宾客常满堂。 曲池荫高树,小径穿丛篁。 江鸟飞入帘,山云来到床。 题诗芭蕉滑,对酒棕花香。 诸将射猎时,君在翰墨场。 圣主赏勋业,边城最辉光。 与我情绸缪,相知久芬芳。 忽作万里别,东归三峡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不谢:不逊色。
  • 徐太常:指徐浩,唐代官员,曾任太常博士。
  • 勇冠:勇力超群。
  • 策匹马:单骑。
  • 持两鎗:手持双枪。
  • 虏骑:敌人的骑兵。
  • 见君不敢当:见到你(徐太常)都不敢对抗。
  • 汉将小卫霍:指汉代的卫青和霍去病,这里用来比喻徐太常的英勇。
  • 蜀将凌关张:指蜀汉的关羽和张飞,同样用来比喻徐太常的勇猛。
  • 卿月:指徐太常,比喻其清高如月。
  • 将星:指徐太常,比喻其军事才能。
  • 岷山阳:岷山的南面。
  • 曲池:弯曲的池塘。
  • 丛篁:丛生的竹子。
  • 芭蕉滑:芭蕉叶上的露水滑落。
  • 棕花:棕榈树的花。
  • 翰墨场:指文人的活动场所。
  • 绸缪:深厚。
  • 三峡长:指长江三峡的漫长。

翻译

不逊色于古代的名将,我知道徐太常的英勇。 年仅三十多岁,勇力在西南方无人能敌。 曾单骑出征,手持双枪, 敌人的骑兵无数,见到你都不敢对抗。 你的英勇堪比汉代的卫青和霍去病,蜀汉的关羽和张飞。 你的清高如月,军事才能如星光闪耀。 你住在少城的北面,遥对着岷山的南面。 车马常常挤满门前,宾客常常坐满堂中。 弯曲的池塘边有高大的树木,小径穿过丛生的竹林。 江边的鸟儿飞进帘内,山中的云雾飘到床前。 在滑落的芭蕉叶上题诗,对着棕榈花香的酒杯。 当其他将领在打猎时,你却在文人的活动场所中。 圣明的君主赞赏你的功勋,边城的你最为光辉。 与你的情谊深厚,相知已久,芬芳不断。 忽然间我们要分别,我要东归,穿越漫长的长江三峡。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徐太常的英勇和文才,通过对比古代名将和徐太常的勇猛,突出了徐太常的非凡才能。诗中描绘了徐太常的生活环境,如曲池、高树、小径、丛篁等,营造出一种高雅而宁静的氛围。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徐太常的深厚情谊和即将分别的惆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岑参诗歌的艺术魅力。

岑参

岑参

岑参(cénshēn),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汉族,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