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安抚从兄

· 李洞
奉诏向军前,朱袍映雪鲜。 河桥吹角冻,岳月卷旗圆。 僧救焚经火,人修著钓船。 六州安抚后,万户解衣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奉诏:接受皇帝的命令。
  • 朱袍:红色的官服,这里指官员。
  • 河桥:河上的桥梁。
  • 角冻:角声在寒冷中显得更加凝重。
  • 岳月:山岳之上的月亮。
  • 卷旗:收起旗帜,表示战斗或紧张状态的结束。
  • 焚经火:焚烧经书的火,这里指僧人为了救火而放弃经书。
  • 著钓船:修理钓鱼的船只,这里指人们恢复日常生活的活动。
  • 六州:指六个州,具体哪六个州需要根据历史背景来确定。
  • 安抚:平定,使安定。
  • 解衣眠:脱下衣服安心睡觉,表示生活恢复平静。

翻译

接受皇帝的命令前往军前,红色的官服在雪中显得格外鲜艳。 在河桥上吹响角声,寒冷中声音凝重,山岳之上的月亮下,旗帜被收起,圆润而宁静。 僧人们为了救火而放弃经书,人们则忙于修理钓鱼的船只。 经过六州的安抚后,万户人家都能脱下衣服安心睡觉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奉命前往军前安抚六州的情景。诗中通过“朱袍映雪鲜”、“河桥吹角冻”等意象,生动地表现了军前的严寒和紧张气氛。后两句“僧救焚经火,人修著钓船”则通过对比,展现了战后人们生活的恢复和安宁。最后一句“六州安抚后,万户解衣眠”更是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安抚工作带来的和平与安宁,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李洞

唐京兆人,字才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世人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有诗三卷。 ► 1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