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蜕下第入蜀

下第言之蜀,那愁举别杯。 难兄方在幕,上相复怜才。 鸟径盘春霭,龙湫发夜雷。 临邛无久恋,高桂待君回。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下第:考试未中,落榜。
  • 言之蜀:提到去蜀地。
  • 举别杯:举杯送别。
  • 难兄:指吴蜕的兄长,可能处境困难或性格刚直。
  • 在幕:在官府中任职。
  • 上相:指高级官员。
  • 怜才:爱惜人才。
  • 鸟径:鸟儿飞过的小径,形容路径隐蔽或艰险。
  • 盘春霭:环绕着春天的雾气。
  • 龙湫:深潭,这里可能指蜀地著名的龙潭。
  • 发夜雷:夜晚雷声大作,形容环境险峻。
  • 临邛:地名,今四川省邛崃市,古时蜀地的一部分。
  • 高桂:高大的桂树,这里可能比喻高官显贵或高洁的志向。
  • 待君回:等待你归来。

翻译

你考试未中,提到要去蜀地,何必愁眉苦脸地举杯送别呢?你的兄长正在官府中任职,高级官员也爱惜你的才华。蜀地的路径隐蔽且环绕着春天的雾气,那里的深潭在夜晚雷声隆隆。但临邛之地不必久恋,那高大的桂树正等待着你的归来。

赏析

这首诗是杜荀鹤送别落榜友人吴蜕入蜀的作品,诗中透露出对友人的鼓励和期待。诗人以“难兄”和“上相怜才”来安慰吴蜕,表明他的才华是被认可的,只是时机未到。后两句通过对蜀地环境的描绘,暗示了旅途的艰险,但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他不要留恋临邛,而是要追求更高的目标,并期待他的归来。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未来的美好期许。

杜荀鹤

杜荀鹤

杜荀鹤,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石台县贡溪乡杜村)人。晚唐诗人。相传为杜牧已出之妾所生,排行第十五,故称杜十五。幼好学。四十六岁才中进士。五代梁太祖(朱温)时,授员外郎、知制诰;最后任翰林学士,仅五日而卒,恃强胡为。工于诗,有“风暖鸟声碎,日高光鼎重”之句。天佑初卒。著有《唐风集》三卷,顾云为之序,“其壮语大言,则决起逸发,可以左揽工部袂,右拍翰林肩。”。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列有“杜苟鹤体”。 ► 3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