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从叔补阙

吾宗不谒谒诗宗,常仰门风继国风。 空有篇章传海内,更无亲族在朝中。 其来虽愧源流浅,所得须怜雅颂同。 三十年吟到今日,不妨私荐亦成公。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吾宗:我的家族。
  • :拜访。
  • 诗宗:指诗歌创作或诗歌理论上的权威。
  • 门风:家族的传统风尚。
  • 国风:指《诗经》中的国风,代表国家的文化风尚。
  • 篇章:文章,这里指诗文作品。
  • 雅颂:《诗经》中的两部分,雅指宫廷乐歌,颂指祭祀乐歌,这里泛指高雅的文学作品。
  • 私荐:私下推荐。

翻译

我的家族不去拜访权贵,而是尊敬诗歌的权威,常常仰慕家族的风尚与国家的文化风尚相承。虽然我的诗文作品传遍海内,但朝中却没有我的亲族。虽然我感到自己的文学根基浅薄,但我所创作的作品仍然值得怜爱,因为它们与高雅的文学作品有着相同的风格。三十年来,我一直在吟咏诗歌,今天,即使只是私下推荐,也算是对公众有所贡献。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杜荀鹤对自己家族和诗歌创作的自豪感,以及对文学传统的尊重。诗中,“吾宗不谒谒诗宗”一句,既表明了诗人家族不趋炎附势的品格,也显示了对诗歌艺术的崇高追求。诗人虽自谦“源流浅”,但强调自己的作品与“雅颂”同质,显示了他对诗歌创作的自信。最后,诗人认为即使只是私下推荐自己的作品,也是对公众文化生活的一种贡献,体现了他的文学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

杜荀鹤

杜荀鹤

杜荀鹤,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石台县贡溪乡杜村)人。晚唐诗人。相传为杜牧已出之妾所生,排行第十五,故称杜十五。幼好学。四十六岁才中进士。五代梁太祖(朱温)时,授员外郎、知制诰;最后任翰林学士,仅五日而卒,恃强胡为。工于诗,有“风暖鸟声碎,日高光鼎重”之句。天佑初卒。著有《唐风集》三卷,顾云为之序,“其壮语大言,则决起逸发,可以左揽工部袂,右拍翰林肩。”。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列有“杜苟鹤体”。 ► 3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