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二首后重有戏赠任秀才

一丈红蔷拥翠筠,罗窗不识绕街尘。 峡中寻觅长逢雨,月里依稀更有人。 虚为错刀留远客,枉缘书札损文鳞。 遥知小阁还斜照,羡杀乌龙卧锦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红蔷:红色的蔷薇花。
  • 翠筠:翠绿的竹子。
  • 罗窗:装饰华丽的窗户。
  • 峡中:峡谷之中。
  • 错刀:古代的一种刀具,这里比喻错误或误会。
  • 文鳞:指书信,因为书信上的文字像鱼鳞一样排列。
  • 羡杀:非常羡慕。
  • 乌龙:黑色的龙,这里指黑色的狗。
  • 锦茵:华美的垫子或毯子。

翻译

一株红蔷薇环绕着翠绿的竹子,华丽的窗户内的人不识外面的尘世。 在峡谷中寻觅,总是逢上雨天,月亮里依稀还能看到其他的人影。 原本是为了留下远方的客人而设的误会,却因为书信往来而损伤了文思。 远远地知道小阁楼上还有斜阳的余晖,非常羡慕那只黑狗能舒适地躺在华美的毯子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画面。诗中,“红蔷”与“翠筠”相映成趣,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而“罗窗不识绕街尘”则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后句通过“峡中寻觅长逢雨”和“月里依稀更有人”增添了一种神秘和寻觅的氛围。诗的下半部分通过“错刀”和“文鳞”的比喻,表达了因误会和书信往来而产生的遗憾。结尾的“羡杀乌龙卧锦茵”则以羡慕的情感,对比了人与动物的境遇,增添了诗的深意。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6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