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峤
布义孙卿子,登高楚屈平。 铜台初下笔,乐观正飞缨。 乍有凌云势,时闻掷地声。 造端长体物,无复大夫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布义:传播道义。
  • 孙卿子:即荀子,战国时期的思想家。
  • 登高:这里指写诗或作文时的高远意境。
  • 楚屈平:即屈原,楚国诗人。
  • 铜台:指铜雀台,曹操所建,这里泛指高台。
  • 乐观:积极乐观的态度。
  • 飞缨:飘扬的帽带,形容英姿飒爽。
  • 凌云势:比喻文章气势高远。
  • 掷地声:形容文章铿锵有力。
  • 造端:开始,起始。
  • 长体物:擅长描写事物。
  • 大夫名:指官职名,这里指不再以官职显名。

翻译

传播道义如孙卿子,登高作赋似楚屈平。 初在铜台下笔,乐观中帽带飞扬。 文章乍现凌云之势,时闻掷地有声。 擅长从开始就描写事物,不再以大夫之名显赫。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赋的创作过程及其艺术效果。诗中通过比喻和象征,描绘了赋的气势和力量,如“凌云势”和“掷地声”,形象地表达了赋的雄浑与激昂。同时,诗中也隐含了对赋作者的赞美,他们如同孙卿子和屈原一样,以高远的意境和精湛的技艺,创作出震撼人心的作品。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赋作者超越官职,以文才留名的志向。

李峤

李峤

唐赵州赞皇人,字巨山。年二十,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累迁给事中。武则天时,来俊臣兴狄仁杰狱,峤复验,辩其无罪,忤旨,出为润州司马。旋入为凤阁舍人,文册大号令,多委其主之。圣历初,与姚崇偕迁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俄转鸾台侍郎,依旧平章事,监修国史。中宗神龙初,贬通州刺史,数月即召回,旋又拜相。睿宗即位,再被贬,寻以年老致仕。玄宗时贬庐州别驾卒,年七十。工诗文,与苏味道齐名,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号文章四友。有集。 ► 1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