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高侍御谪官南归

炎蒸三伏后,一雨欲来秋。 但惜故人别,非关迁客愁。 骊歌易水暮,归路岭云稠。 到日江鱼好,谁同上酒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炎蒸(yán zhēng):指炎热的天气。
  • 三伏(sān fú):指夏季的三个炎热时段。
  • 骊歌(lí gē):指古代传说中的歌曲。
  • 易水(yì shuǐ):古代地名,今河北易县。
  • 岭云(lǐng yún):山岭上的云雾。
  • 江鱼(jiāng yú):指长江中的鱼类。

翻译

炎热的三伏过后,一场秋雨即将到来。只是可惜与故人分别,并非因为迁移他乡而感到忧愁。在易水的夕阳下,回家的路上山岭上的云雾缭绕。到了江边,江中的鱼儿正美味可口,谁愿意一起上酒楼共饮一杯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高级官员南归的场景。诗中通过描写炎热的天气、即将到来的秋雨,以及与故人的离别,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在描绘归途中的景色时,运用了易水、岭云和江鱼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对友谊和家乡的深情厚意。

李孙宸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 1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