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郭给谏携诸同年游一线天回酌后湖亭

朔吹萧萧万木鸣,胜怀偏称薄寒生。 山开一线疑天小,洞隐重岩碍石横。 寺远欲迷归客路,江长时送断鸿声。 淹留更醉湖亭酒,莫遣青山笑宦情。
拼音

所属合集

#十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郭给:唐代诗人郭子仪,字给膺,号谏。
谏:指郭子仪的别号。
一线天:形容山间狭窄的景象。
湖亭:湖边的亭子。
朔:指农历月份的第一个月。
薄寒:微寒。
洞隐:山洞隐没。
岩碍:岩石阻隔。
寺远:寺庙遥远。
断鸿声:指断续的鸿雁鸣叫声。
淹留:停留。
宦情:指官场的事务。

翻译

初冬时节,郭子仪带着和他同年的朋友们一起游览一线天,然后回到湖边的亭子喝酒。北风呼啸,万木鸣响,感受到微寒中生出的特别情怀。山峦间开着一条狭窄的小路,仿佛通往天空;山洞隐没在重重岩石之间。远处的寺庙若隐若现,让归途的客人迷失方向;江水奔流不息,时常传来断断续续的鸿雁鸣叫声。留连之下,更加陶醉于湖亭的美酒之中,不要让青山嘲笑官场的纷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冬时节郭子仪和朋友们游览山水之间的景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独特感悟和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将山水间的景致与人生境遇相互映衬,表达了对官场纷扰的淡然态度和对自然清幽之美的向往。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独特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李孙宸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 1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