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轩歌

挺挺馀万竿,亭亭最耐看。四时不改青攒攒,凤凰翎缀碧琅玕。 摇落穷冬木皆坠,丛色依然独苍翠。节上长留六逸诗,叶底犹悬七贤佩。 时人种花媚春暄,鼓箫酣赏集华轩。高干凌云岂解识,芳筒叶律讵曾闻。 怜生潇洒啚盈卷,笑我参差种满园。莫谩学他桃与李,开花着子狄公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馀(yú):剩余的。攒(zǎn):聚集。凤凰翎(líng):凤凰的羽毛。碧琅玕(gān):一种玉石。穷冬:寒冷的冬天。独苍翠:独自保持着苍翠的颜色。六逸:指六朝时期的文人。七贤:指东汉末年七位贤臣。媚春暄:迎合春天的温暖。华轩:华丽的亭子。高干凌云:高大的竹子直插云霄。芳筒:指竹子的茎。叶律:指竹叶的规律。啚(tú):丰满。参差:不齐。狄公门:指古代传说中的狄仁杰。

翻译

竹林挺拔,余下成千上万根竹子,显得亭亭玉立,最是耐人寻味。无论四季如何更迭,它们始终保持着一片翠绿,仿佛凤凰的羽毛点缀着碧玉一般。即使在严寒的冬季,其他树木都已凋零,它们依然独自保持着苍翠的色彩。竹节上留存着六朝文人的诗篇,竹叶下还挂着东汉末年七位贤臣的佩饰。时下的人们种植花卉,迎合春天的温暖,在华丽的亭子里吹箫击鼓,陶醉在赏竹之乐。然而,高大的竹子直插云霄,又有谁能真正认识它们呢?竹茎如芳筒,竹叶有着自己的规律,但又有多少人真正听过它们的声音呢?我喜欢生长得潇洒自如的竹子,笑看着我种满园子里参差不齐的景象。不要轻易模仿桃树和李树,它们开花结果只是为了迎合狄仁杰的门户。

赏析

这首诗以竹子为主题,描绘了竹子的高洁、坚韧和独特之美。作者通过对竹子的描写,表达了对竹子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借竹子之姿,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竹子在诗中被赋予了高雅、洒脱的形象,与时人种种功利、虚荣的追求形成鲜明对比,呼应了古人追求清高、超脱尘世的理想。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

李昌祺

李昌祺

明江西庐陵人,名祯,字昌祺,以字行。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预修《永乐大典》。每遇僻书疑事,人多就质。擢吏部郎中,迁广西布政使,坐事谪。洪熙元年起为河南布政使,绳豪,去贪残。致仕二十余年,屏迹不入公府。有《运甓漫稿》。 ► 8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