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茅屋歌为致仕赵尚书作
注释
艮岳:指山的方位,这里指北方的山。
夷山:古地名,今河南省夷山县。
缘树:沿着树木。
梁园:指梁国的园林。
茇舍:茅屋。
城闉:城门。
泉甘:泉水清甜。
石润:石头上有水滋润。
崷崒:形容山势高峻。
潺湲:水流的声音。
佩环:古代挂在衣服上的环形饰物。
虎兕:古代传说中的猛兽。
荆薪:荆棘柴火。
代粮糗:煮食物。
椰罂:古代盛酒的器皿。
烹兰荃:煮酒。
初平:指初平年间。
牧紫烟:指牧放牛羊。
潴:积水。
庐阜:指庐山和峰峦。
拾遗:拾遗补缺。
偪侧:斜靠。
朴陋:简陋。
花竹:指装饰华丽的竹子。
垂绅:指官员。
正笏:古代官员的仪仗。
经济:指治理国家。
挂冠:指辞官。
旧隐:指隐居。
一泓:一池水。
瑶华:美好的事物。
杖屦:拄着拐杖穿着草鞋。
舜弦:传说中舜帝所弹的琴。
翻译
北方的山峦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壮丽,夷山的芳草在河边摇曳。江河奔流向东流淌,沿途的树木远近皆是平坦的田野。梁国的园林空旷开阔,桑田麦地相连成片。不知道城门外还有这样美好的景致,泉水清甜,石头上有水润泽,显得格外幽静。有谁能领略到这真正的趣味,茅屋临着清澈的水面。其中的人情高尚如仙人,坐着对着高峻的山峦,躺着听着潺潺的水声。声音像是佩环摇动,气势如同猛兽奔腾。晚上用荆棘柴火煮食物,清晨用古代盛酒的器皿打水煮酒。初平年间只是徒劳地放牧,这里也像是羊群一样安睡。水面上波光粼粼,比起庐山的千丈悬崖更胜一筹。拾遗补缺,斜靠在简陋的茅屋上,怎比得上这里的花竹装饰华丽。回忆起曾经在朝廷中治理国家的时候,怎么能想到要回归田园呢。功成之后辞去官职,却寻找旧时的隐居之地。一池清泉任春雨滋润,三重茅屋未怕秋风吹袭。已经欣赏到了美好的事物,又何妨笑着拍拍肩膀。展开公文袋,写下我的心情。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位致仕的官员在退隐之后的生活场景,表现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描写手法,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恬静、高远的生活境界。同时,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功成名就的超脱也表达得淋漓尽致,体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