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乐
甲光半夜开金鳞,旄头射落天边云。征鼙声冷沙塞月,朔风马上驱妖氛。
归来天幕宴平楚,貔貅列瓮燔豹麇。虎皮裹戈马在牧,将军好武亦好文。
诗成顷刻手自写,草书敏妙疑通神。文锋快剑斫长阵,笔力巨弩回千钧。
酒酣作乐两耳热,对客谈笑如春温。笑余早亦学书剑,一镜白发俄纷纷。
袖中空有清河颂,愿借綵笔挥写呈吾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甲光:铠甲上的金属光泽。
- 旄头:古代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
- 征鼙:古代军中用以指挥进退的鼓。
- 朔风:北风。
- 妖氛:不祥的云气,常用来比喻战乱、灾祸。
- 貔貅:古代传说中的猛兽,比喻勇猛的军队。
- 燔:烧烤。
- 豹麇:豹子和麇鹿,这里指猎物。
- 虎皮:用虎皮包裹的兵器。
- 草书:汉字的一种书体,特点是笔画连绵,书写迅速。
- 文锋:文章的锋芒。
- 斫:砍,削。
- 巨弩:巨大的弩弓。
- 回千钧:形容力量巨大,能够挽回危局。
- 清河颂:可能是指一首赞美清河的诗歌。
- 綵笔:五彩的笔,比喻文采。
翻译
铠甲在半夜闪耀着金属般的光泽,旄头旗将天边的云彩射落。军鼓声在冷清的沙塞月下回荡,北风在马上驱散了不祥的气息。归来后,在平坦的野外设宴,勇猛的士兵们围坐在火堆旁烧烤猎物。虎皮包裹的兵器和马匹在牧场上休息,将军既好武又好文。诗篇顷刻间完成,将军亲手书写,草书敏捷巧妙,仿佛通神。文章的锋芒如同快剑斩断长阵,笔力如同巨弩挽回千钧之力。酒酣耳热之际,将军与客人谈笑风生,气氛如同春日般温暖。笑谈中,我自叹早年间也曾学习书剑,如今白发已纷纷。袖中虽有赞美清河的诗篇,但愿能借得五彩笔,挥洒成章,献给君王。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文武双全的将军形象,通过对其军旅生活和文艺才能的描写,展现了将军的英勇与才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甲光半夜开金鳞”、“文锋快剑斫长阵”等,既体现了战争的激烈,又彰显了将军的文采。结尾处,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将军的敬佩之情,并希望自己的诗作能得到将军的赏识,体现了文人对于武将的尊重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