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友人所藏佛牙
竺朝大夫哀群灵,出自大教拔幽沈。
汉明梦兆颇神异,具书梵释来千岑。
翕然风誉耸华夏,宝方精像辉云林。
传闻遗骨未灰朽,流散诸国磨古今。
朅来偶得见一齿,照座灿烂如璆琳。
当时左右广长舌,咀嚼风雷兴潮音。
烟如珠珞吐光怪,洗我旷劫尘埃襟。
目瞻顶礼固其事,岂必窣堵埋千寻。
凭君韫椟善持护,为绝阴怪窥窬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竺朝:指印度。
- 大教:指佛教。
- 拔幽沈:拯救沉沦的灵魂。
- 汉明:指汉明帝,传说中梦见金人,后派人西去求法,佛教因此传入中国。
- 梵释:指佛教中的梵天和释迦牟尼。
- 千岑:形容山峰众多。
- 翕然:形容迅速传播。
- 璆琳:美玉。
- 广长舌:佛教中形容佛陀说法的能力,能说广大无边的法。
- 咀嚼风雷:形容佛牙的威力,能引发风雷。
- 潮音:指佛教中的潮音,象征佛法广大。
- 旷劫:极长的时间,指过去无数的劫数。
- 窣堵:指佛塔。
- 韫椟:藏在匣子里。
- 窥窬:偷看,企图不轨。
翻译
在印度的古代,大夫们怜悯众生,从佛教中寻找拯救沉沦灵魂的方法。汉明帝的梦境颇为神奇,详细记载了梵天和释迦牟尼从众多山峰中来到中国。佛教迅速在华夏大地风靡,精美的佛像和宝物在云林中闪耀。传说中,佛陀的遗骨并未腐朽,而是散布在各个国家,历经古今。
我来此偶然见到一颗佛牙,它光彩夺目,如同美玉一般。据传,这颗佛牙曾伴随佛陀,能引发风雷,发出潮音般的佛法。它如同珍珠和珞珈般的光芒,洗净了我长久以来的尘世烦恼。虽然我只能瞻仰和顶礼,但这已足够,不必非要埋藏在高耸的佛塔之中。
请你好好保管这颗佛牙,防止那些心怀不轨的人窥视和企图。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佛牙的描述,展现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以及佛牙的神圣和威力。诗中,耶律铸运用了丰富的佛教术语和象征,表达了对佛教的敬仰和对佛牙的珍视。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佛牙安全的担忧,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意识。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深远,充满了宗教的神秘感和文化的厚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