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城南
自来古战场,多在长城南,少在长城北。茫茫白骨甸,如何直接黄龙碛。
或云自从汉武开西域,耗折十万众,博得善马数十匹。
奋军势务鏖击往来谁,洗兵赤河水犹赤。终弃轮台地,其地于中国。
失之且何损,得之本无益。历计其所得,皆不偿所失。
虽下哀痛诏,追悔将何及。此是万万古,华夏覆车辙。
底事夤缘其轨迄季唐,竞喜边功好大矜英哲。明皇不虑渔阳厄,万里孤军征碎叶。
只轮曾不返,得无五情热。暴殄生灵涂草莽,忍徇虚名为盛烈。
君不见世间人心固结,是谓帝王真统业。君不闻四海内有美谈,至元天子平江南,何曾漂杵与溺骖。
圣人有金城,贵谋贱战,不战屈人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鏖击 (áo jī):激烈战斗。
- 赤河水:指战场上的血水。
- 轮台:古代西域地名,今新疆轮台县。
- 华夏:指中国。
- 底事:究竟是什么事。
- 夤缘 (yín yuán):攀附上升,比喻拉拢关系,向上巴结。
- 季唐:指唐朝末年。
- 矜英哲:自夸英明。
- 渔阳厄:指唐朝安禄山叛乱,起兵于渔阳(今河北蓟县)。
- 碎叶:古代西域地名,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
- 五情热:极度悲痛。
- 暴殄 (bào tiǎn):糟蹋,残害。
- 生灵涂草莽:生灵涂炭,指人民生活极端困苦。
- 徇虚名:追求虚名。
- 盛烈:盛大的功业。
- 至元天子:指元朝的忽必烈,至元是其年号。
- 漂杵 (piāo chǔ):漂浮的木杵,比喻战争的残酷。
- 溺骖 (nì cān):溺水的马,同样比喻战争的残酷。
- 金城:坚固的城池,比喻稳固的政权。
- 贵谋贱战:重视策略,轻视战争。
- 不战屈人兵:不用战斗就能使敌人屈服。
翻译
自古以来,古战场多在长城以南,少在长城以北。那茫茫的白骨甸,直接连到了黄龙碛。有人说自从汉武帝开辟西域,耗费了十万大军,只换来了几十匹好马。激烈的战斗中,谁来洗净那赤河的血水?最终放弃了轮台地,那地方对中国来说,失去它有何损失,得到它又有何益处?历数其所得,都不足以弥补所失。即使下了哀痛的诏书,追悔也来不及了。这是千百年来,华夏的覆辙。
究竟是什么事攀附着这条轨迹直到唐朝末年,人们竞相喜欢边功,自夸英明。明皇没有考虑到渔阳的灾难,万里孤军远征碎叶。只轮未返,难道不感到极度悲痛吗?残害生灵,使人民生活困苦,忍心追求虚名,建立盛大的功业。
你没看见世间人心固结,这是帝王的真正统业。你没听说四海之内有美谈,至元天子平定江南,何曾有过漂杵与溺骖的残酷。圣人有坚固的城池,重视策略,轻视战争,不用战斗就能使敌人屈服。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战场的描述,反思了历史上战争的得失与后果。诗中批判了盲目追求边功和虚名的行为,强调了重视民心和策略的重要性。通过对汉武帝和唐明皇的批评,诗人表达了对战争残酷和人民苦难的同情,以及对和平与智慧治国的向往。最后,通过对至元天子平定江南的赞美,诗人提出了“贵谋贱战”的理念,强调了不用战争就能使敌人屈服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