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圣安澄公禅师

澄公屡有寄来书,不著寒温问讯予。 老柏依然笼古殿,旃檀无恙锁精庐。 金鳞透网三乘外,大隐居廛千载馀。 祗有些儿堪恨处,向人刚觅护身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澄公:指圣安澄禅师,是一位高僧。
  • 寒温:指问候,关心。
  • :覆盖,环绕。
  • 旃檀:一种香木,这里指寺庙中的香火。
  • 精庐:指僧人的居所或寺庙。
  • 金鳞透网:比喻高僧超脱尘世的境界。
  • 三乘:佛教术语,指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代表不同的修行层次。
  • 大隐居廛:指高僧隐居于市井之中,不显山露水。
  • :只,仅仅。
  • 护身符:指保佑平安的符咒或物品。

翻译

澄公禅师多次寄来书信,却未曾写上问候的话语。 古殿依旧被老柏树环绕,寺庙的香火未曾熄灭,精庐依旧安然。 高僧如同金鳞透网,超越了三乘的境界,隐居于市井之中已有千年。 只是有一点让我感到遗憾,他总是向人索要护身符。

赏析

这首诗是耶律楚材写给圣安澄禅师的,表达了对澄公禅师高深修行和隐居生活的赞赏,同时也透露出一丝遗憾。诗中“老柏依然笼古殿,旃檀无恙锁精庐”描绘了寺庙的静谧与庄严,而“金鳞透网三乘外,大隐居廛千载馀”则形象地表达了澄公禅师超脱尘世的境界和隐居生活的长久。最后一句“祗有些儿堪恨处,向人刚觅护身符”则巧妙地以护身符为喻,暗示了澄公禅师或许在某些方面还有所依赖,未能完全超脱世俗的束缚。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高僧的敬仰,也体现了诗人对修行境界的深刻理解。

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

金元间义州弘政人,字晋卿,号湛然居士。契丹族。耶律履子。博极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金末辟为左右司员外郎。元太祖定燕,召见,处之左右。呼为长髯人(蒙语:吾图撒合里),每征讨,必命之卜。太宗即位,命为主管汉人文书之必阇赤,汉称中书令,事无巨细,皆先白之。定君臣礼仪;反对以汉地为牧场之议,立燕京等十路征收课税使,建立赋税制度;请军民分治,州县长吏治民事,万户府理军政,课税所管钱谷。太宗五年入汴时,请废“攻城不降,矢石一发即屠城”之制。九年,定以经义、词赋、策论取士之制。乃马真后称制时,渐失信任,抑郁而死。卒谥文正。有《湛然居士集》等。 ► 7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