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冰室散人

佳人元不是摩澄,幻术因循污此生。 对雪解歌吟飞絮,灭灯能审断弦声。 凤楼潇洒闲琼馆,冰室深沈冷玉笙。 好访龙溪善知识,传灯何啻总持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摩澄:指摩登伽女,佛教中的一位女性,因幻术而闻名。
  • 因循:沿袭,照旧不变。
  • 飞絮:飘飞的柳絮,常用来比喻雪花。
  • 灭灯:熄灭灯火。
  • 断弦声:琴弦断裂的声音,比喻音乐中的高妙境界。
  • 凤楼:华美的楼阁。
  • 琼馆:美玉砌成的馆舍,形容住所的豪华。
  • 冰室:冰冷的房间,可能指修行的地方。
  • 玉笙:玉制的笙,一种乐器。
  • 龙溪:地名,可能指某个佛教圣地。
  • 善知识:佛教中指有智慧、能引导他人修行的人。
  • 传灯:佛教用语,比喻传授佛法。
  • 总持名:佛教中指掌握一切法门的名称。

翻译

佳人原本并非摩登伽女,幻术的沿袭玷污了这一生。 对着飞雪能吟唱柳絮之歌,熄灭灯火能聆听断弦之声。 凤楼优雅,琼馆静谧,冰室深处,玉笙冷清。 最好去龙溪拜访那些有智慧的人,传授佛法何止掌握一切法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深居简出、修行高深的佳人形象。诗中通过对雪吟歌、灭灯听声等细节,展现了佳人对自然与音乐的深刻感悟。凤楼、琼馆、冰室的描绘,进一步以环境之美衬托出佳人的超凡脱俗。结尾提到拜访龙溪的善知识,表达了诗人对佛法传承的重视和对智慧的追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元代诗人耶律楚材对佛教哲理的深刻理解和艺术表达。

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

金元间义州弘政人,字晋卿,号湛然居士。契丹族。耶律履子。博极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金末辟为左右司员外郎。元太祖定燕,召见,处之左右。呼为长髯人(蒙语:吾图撒合里),每征讨,必命之卜。太宗即位,命为主管汉人文书之必阇赤,汉称中书令,事无巨细,皆先白之。定君臣礼仪;反对以汉地为牧场之议,立燕京等十路征收课税使,建立赋税制度;请军民分治,州县长吏治民事,万户府理军政,课税所管钱谷。太宗五年入汴时,请废“攻城不降,矢石一发即屠城”之制。九年,定以经义、词赋、策论取士之制。乃马真后称制时,渐失信任,抑郁而死。卒谥文正。有《湛然居士集》等。 ► 7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