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渔者

蜃楼鳌殿对柴扉,旋挽新荷补旧衣。 短笛有时浑落调,曲钩何计可忘机。 沧波万顷淡烟合,白雁一声黄叶稀。 回想渭滨人去后,夕阳空满钓鱼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蜃楼鳌殿:比喻虚幻的景象或宏伟的建筑。蜃楼,海市蜃楼,指光线折射形成的幻景;鳌殿,传说中巨鳌背负的宫殿。
  • 柴扉:用树枝编成的简陋的门。
  • 旋挽:即刻,马上。
  • 新荷:新摘的荷叶。
  • 短笛:一种乐器,常用于表现田园风光或悠闲心情。
  • 浑落调:完全不按曲调演奏。
  • 曲钩:钓鱼用的弯钩。
  • 忘机:忘却世俗的机巧,指超脱世俗的心境。
  • 沧波:碧波,指大海。
  • 白雁:一种鸟,常在秋天出现,象征着季节的更替。
  • 黄叶稀:秋天树叶变黄并逐渐凋落。
  • 渭滨人:指姜子牙,传说他在渭水边钓鱼时被周文王发现并重用。
  • 钓鱼矶:钓鱼时站立的岩石或岸边。

翻译

虚幻的蜃楼和宏伟的鳌殿对着简陋的柴门,我立刻用新摘的荷叶来修补旧衣。短笛有时会不按曲调地吹奏,我该如何忘记世俗的机巧,用弯曲的鱼钩钓鱼。万顷碧波上笼罩着淡淡的烟雾,一只白雁的叫声中,黄叶渐渐稀少。回想起渭水边的那个人离去后,夕阳空空地洒满了钓鱼的岩石。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渔者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诗中“蜃楼鳌殿对柴扉”一句,以虚幻与现实的对比,突显了渔者生活的简朴与超然。后文通过“短笛”、“曲钩”等意象,进一步以音乐和钓鱼为媒介,表达了对忘却世俗纷扰的渴望。结尾处的“渭滨人”和“钓鱼矶”则隐含了对历史人物姜子牙的怀念,以及对隐逸生活的赞美。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展现了元代诗人耶律铸的高超艺术造诣。

耶律铸

元义州弘政人,字成仲,号双溪。耶律楚材子。幼聪敏,善属文,尤工骑射。父卒,嗣领中书省事,上言宜疏禁网,采历代德政合于时宜者八十一章以进。宪宗攻蜀,诏领侍卫骁果以从,屡出奇计,攻下城邑。世祖即位,拜中书左丞相,征兵扈从,败阿里不哥于上都。加光禄大夫,奏定法令三十七章,吏民便之。后坐事罢免,徙居山后。卒谥文忠。有《双溪醉隐集》。 ► 8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