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全尚书子仁冯高州子羽宴刘宏远江楼子仁大书先得月楼四字且歌以美之子羽作记俾余赋诗即席奉呈

· 周巽
昔年李谪仙,呼月醉南楼。尚书今夕宴,客有冯高州。 坐邀刘颢清兴发,楼倚长江先得月。玉箫吹彻彩云留,声引凤凰来上阙。 八窗玲珑风露寒,秋高银汉生微澜。团光未离沧海角,流彩已照虚檐端。 尚书特笔高州记,飘飘颇有凌云气。毫翻云藻玉蜍乾,袖拂天香金粟坠。 醉歌窈窕邀嫦娥,满目飞光感兴多。仙人骑鹤遥相过,玉壶潋滟摇金波。 不醉如此良夜何,吁嗟不醉如此良夜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李谪仙:指唐代诗人李白,因其诗才超群,被后人誉为“诗仙”。
  • 冯高州:指冯子羽,高州为其官职或籍贯。
  • 刘颢:指刘宏远,颢为字。
  • 彩云:五彩斑斓的云,常用来形容美好的景象。
  • 凤凰:传说中的神鸟,象征吉祥。
  • 八窗:指楼阁四面八方的窗户,形容楼阁的宽敞明亮。
  • 银汉:银河的别称。
  • 团光:指月亮的光辉。
  • 沧海:大海。
  • 流彩:流动的光彩。
  • 虚檐:空旷的屋檐。
  • 特笔:特别书写,指书写得特别出色。
  • 玉蜍:指玉制的蟾蜍,古代用来盛水或研墨。
  • 金粟:指金色的谷粒,这里形容金色的光芒。
  • 窈窕:形容女子文静而美好。
  • 嫦娥:传说中的月宫仙子。
  • 玉壶:指月亮,因其形状和光亮如玉壶。
  • 潋滟:形容水波流动的样子。
  • 金波:金色的波浪,这里指月光在水面上的反射。

翻译

昔年李谪仙,呼月醉南楼。尚书今夕宴,客有冯高州。 坐邀刘颢清兴发,楼倚长江先得月。玉箫吹彻彩云留,声引凤凰来上阙。 八窗玲珑风露寒,秋高银汉生微澜。团光未离沧海角,流彩已照虚檐端。 尚书特笔高州记,飘飘颇有凌云气。毫翻云藻玉蜍乾,袖拂天香金粟坠。 醉歌窈窕邀嫦娥,满目飞光感兴多。仙人骑鹤遥相过,玉壶潋滟摇金波。 不醉如此良夜何,吁嗟不醉如此良夜何。

昔年李谪仙在南楼呼月醉饮,而今尚书在此夜宴,宾客中有冯高州。 邀请刘颢共发清兴,楼依长江,先得明月。玉箫声吹得彩云留连,声音引得凤凰飞上宫阙。 楼阁四面八方窗户玲珑,风露带来寒意,秋高气爽银河微动。月亮的光辉还未离开海角,流动的光彩已照亮空旷的屋檐。 尚书特别书写高州记,笔法飘逸颇有凌云之气。笔尖翻动云藻,玉蜍已干,袖子拂过天香,金粟般的光芒坠落。 醉中歌唱邀请嫦娥,满眼飞光感慨良多。仙人骑鹤遥遥相过,玉壶般的月亮在水面上摇曳金波。 不醉这样的良夜又如何,唉,不醉这样的良夜又如何。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在长江边的楼阁中,尚书与宾客共赏月色、共饮美酒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玉箫吹彻彩云留”、“声引凤凰来上阙”等,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仙气飘飘的氛围。通过对月光的细腻描绘,如“团光未离沧海角,流彩已照虚檐端”,展现了月色的美丽和神秘。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周巽

元吉安人,字巽亨,号巽泉。尝参预平定道、贺二县瑶人起事,授永明簿。有《性情集》。 ► 2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