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资生:资助生活。
- 无畏:无所畏惧。
- 济人:救助他人。
- 能仁:指佛陀,因其慈悲为怀,能救度众生。
- 六度:佛教术语,指六种修行方法: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 尘世:人间世界。
- 捐财:捐献财物。
- 矜苦厄:同情苦难。
- 寒林:寒冷的树林,比喻荒凉之地。
- 洒饭:施舍食物。
- 拔幽沈:解救深陷困境的人。
- 巨海:大海。
- 钩神物:比喻寻求深奥的道理或珍贵的东西。
- 洪钟:大钟,比喻深奥的道理或智慧。
- 伺好音:等待好消息或启示。
- 湛然:清澈明亮的样子。
- 珠缨:珍贵的装饰品。
- 祗林:佛教寺庙。
翻译
资助生活,无所畏惧,救助他人,这是佛陀慈悲的六度之心。 在尘世中捐献财物,同情苦难,在荒凉之地施舍食物,解救深陷困境的人。 既已来到大海寻求深奥的道理,试着叩响大钟等待智慧的启示。 今日清澈明亮地遵循旧例,不要吝惜将珍贵的装饰品挂在寺庙之上。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佛陀慈悲精神的赞美,以及对救助他人、寻求智慧的向往。诗中通过“资生无畏济人深”等句,展现了诗人对佛陀六度之心的理解,以及在尘世中行善的决心。后文以“巨海”、“洪钟”为喻,表达了寻求深奥道理和智慧的渴望。最后,诗人以“湛然攀旧例”自勉,希望自己能如清澈明亮的水一般,遵循佛教的教诲,不吝惜奉献,将珍贵的装饰品挂在寺庙之上,以示虔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