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南剑李使君三十韵

· 范梈
北户群山表,南云九域西。 君今行欲遍,此意别都迷。 妙句人谁识,前年手自题。 绝崖钩象译,悬径摘乌栖。 炎隩通冠冕,边陲重璧圭。 礼新尊玺节,名故籍金闺。 劳有恩言切,归无宠数跻。 宸心端外见,庙谊肯中稽。 望誉腾青琐,辉光拂紫泥。 旌麾深假借,民社载扶携。 猛气排苍鹄,幽思启碧鸡。 动应多惬会,行岂强扳提。 皂盖喧童稚,黄堂拜耄倪。 天机驯虎兕,帝力及凫鹥。 越厉冬深少,闽烟晚向凄。 野人封水竹,郡吏接山溪。 汊碧荷香弱,坡红木实齐。 九秋鹏鹗翮,万里骕骦蹄。 导从罗弓矢,登临按鼓鼙。 少须《青玉案》,与报《白铜鞮》。 忠信先蛮貊,文章协壁奎。 孰云当近服,不遂慰烝黎。 执手关河早,论交岁月暌。 物华盈眼乱,春色傍人低。 谢豹空洲隐,王鸠远树啼。 国容方整整,旅病转悽悽。 谬忝词垣密,微能官秩卑。 从班窥遂霸,浪漫笑山嵇。 何日同樽酒,因风独杖藜。 延平宝剑气,旦旦候虹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北户:北方的门户。
  • 南云:指南方的云彩。
  • 九域:指九州,即中国古代对中国的称呼。
  • 绝崖:陡峭的悬崖。
  • 钩象译:指在险峻之地进行翻译工作。
  • 悬径:悬挂的小径。
  • 摘乌栖:指在危险的地方摘取乌鸦的巢。
  • 炎隩:炎热的角落。
  • 冠冕:指官职或尊贵的地位。
  • 玺节:皇帝的印章和节杖。
  • 金闺:指皇宫。
  • 宸心:皇帝的心意。
  • 青琐:指宫门上的装饰。
  • 紫泥:指皇帝的诏书。
  • 旌麾:旗帜。
  • 假借:借用。
  • 民社:民众和社稷。
  • 苍鹄:苍鹰。
  • 碧鸡:传说中的神鸟。
  • 惬会:满意的机会。
  • 扳提:扶持。
  • 皂盖:黑色的车盖。
  • 黄堂:指官府。
  • 耄倪:老人和小孩。
  • 天机:天意。
  • 虎兕:虎和犀牛。
  • 帝力:皇帝的力量。
  • 凫鹥:野鸭和鸥鸟。
  • 越厉:越过险阻。
  • 闽烟:福建的烟雾。
  • 野人:指平民。
  • 郡吏:地方官员。
  • 汊碧:水边的碧色。
  • 坡红:山坡上的红色。
  • 鹏鹗:大鸟。
  • 骕骦:骏马。
  • 鼓鼙:战鼓。
  • 青玉案:指宴席。
  • 白铜鞮:古代的一种乐器。
  • 蛮貊:指边远地区的民族。
  • 壁奎:墙壁上的星宿。
  • 烝黎:百姓。
  • 关河:关隘和河流。
  • 谢豹:谢安的豹皮。
  • 王鸠:王者的鸽子。
  • 国容:国家的面貌。
  • 旅病:旅途中的疾病。
  • 词垣:文学的园地。
  • 官秩:官职的等级。
  • 遂霸:成就霸业。
  • 山嵇:山中的隐士。
  • 樽酒:酒杯中的酒。
  • 杖藜:拄着藜杖。
  • 延平:地名。
  • 虹霓:彩虹。

翻译

北方的门户是群山的表征,南方的云彩覆盖着九州之西。你即将走遍四方,此刻离别的情感让人心迷意乱。你那精妙的诗句,谁人能真正理解,前年你亲手题写。在陡峭的悬崖上翻译,悬挂的小径上摘取乌鸦的巢。炎热的角落里,你的官职尊贵,边陲之地,你的地位如同璧玉。你的礼仪新奇,尊崇皇帝的印章和节杖,你的名声故旧,源自皇宫。你的劳苦有恩言相切,归去时没有宠爱的仪式。皇帝的心意在外显露,朝廷的谊情肯在中考究。你的声誉在宫门上腾飞,光辉照耀着皇帝的诏书。旗帜深深借用,民众和社稷得到扶持。你的猛气排开苍鹰,幽思启发碧鸡。你的行动总是应得满意的机会,你的行为并非勉强扶持。黑色的车盖下,童稚欢呼,黄色的官府前,老人和小孩拜别。天意驯服虎和犀牛,皇帝的力量触及野鸭和鸥鸟。越过冬深的险阻,福建的烟雾晚来凄凉。野人封锁水竹,郡吏接引山溪。水边碧色荷香柔弱,山坡红色木实齐整。九天之上,大鸟展翅,万里之外,骏马奔腾。引导从者罗列弓矢,登临之地按响战鼓。不久将会有《青玉案》的宴席,报告《白铜鞮》的乐声。你的忠信先于蛮貊,文章协调于壁上的星宿。谁说你身处近服,不遂愿安慰百姓。握手关河早,论交岁月隔。物华盈眼乱,春色傍人低。谢豹空洲隐,王鸠远树啼。国容方整整,旅病转凄凄。谬忝词垣密,微能官秩卑。从班窥遂霸,浪漫笑山嵇。何日同樽酒,因风独杖藜。延平宝剑气,旦旦候虹霓。

赏析

这首作品是范梈赠别南剑李使君的诗,诗中充满了对李使君的赞美和祝福,同时也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象征,如“绝崖钩象译”、“悬径摘乌栖”等,展现了李使君的英勇和智慧。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李使君未来旅途的期待和祝愿,如“九秋鹏鹗翮,万里骕骦蹄”等句,寓意着李使君将如大鸟和骏马般,展翅高飞,驰骋万里。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赠别诗。

范梈

梈字亨父,一字德机,临江清江人。家贫早孤,刻苦为文章,人罕知者。年三十六,辞家北游,卖卜燕市。荐为左卫教授,迁翰林院编修官。出为岭海廉访司照磨,历转江西湖东,选充翰林应奉,改闽海道知事,移疾归。徙家新喻百丈山,天历二年,授湖南岭北廉访经历,亲老不赴。其明年以母丧哀毁卒,年五十九。德机癯然清寒,若不胜衣,而持身廉正。为文雄健,追慕先汉古诗,尤好为歌行,工近体,蔼然见忠臣孝子之情焉。吴文正尝以东汉诸君子拟之。人称文白先生。所著有《燕然稿》、《东方稿》、《海康稿》、《豫章稿》、《侯官稿》、《江夏稿》、《百丈稿》,总十二卷,揭曼硕序之。以为虞伯生称德机如唐临晋帖,则终未逼真。改评之曰:范德机诗如秋空行云,晴雷捲雨,纵横变化,出入无朕。又如空山道者,辟谷学仙。瘦骨崚嶒,神气自若。又如豪鹰掠野,独鹤叫群。四顾无人,一碧万里。差可彷佛耳。德机诗学庐陵,杨中伯允得其骨,郡人傅若金与砺得其神,皆有盛名于时。欧阳原功曰:宋东都时,黄太史号江西诗派。南渡后,杨廷秀好为新体。宋末,刘会孟出于庐陵,而诗又一变。我元延祐以来,弥文日盛,京师诸名公一去宋金季世之弊,而趋于雅正。于是西江之士,亦各弃其旧习焉。盖以德机与曼硕为之倡也。 ► 6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