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醮坛:举行祭祀的场所。
- 天表:指天子的恩泽。
- 霶?(pāng tuó):形容雨势浩大。
- 成汤:商朝的开国君主,传说中曾因旱灾而祷于桑林以求雨。
翻译
祭祀的场所人已散去,碧云沉沉, 天子的恩泽显现出他爱民如子的心。 一场大雨浩浩荡荡,覆盖了三万里, 成汤那种祷告桑林求雨的做法已无必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元代诗人杨果在济渎庙祈祷降雨后的景象。诗中,“醮坛人散碧云沈”一句,既描绘了祭祀结束后的宁静,又通过“碧云沈”暗示了天意的沉重。后两句“天表吾君爱物心,一雨霶?三万里”,则直接赞颂了君主的仁爱之心,以及这场及时雨的浩大。最后一句“成汤无用祷桑林”,以成汤的典故作结,表达了在君主的仁政下,自然灾害得以缓解,无需再像古人那样祈祷。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君主仁政的赞美和对自然恩泽的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