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畴

二纪流离不自由,得归中路复淹留。 今年再踏东秦地,昔日尝居南雍州。 梦里青衫沾雨露,觉来华发望松楸。 先畴乱后谁为主,何处躬耕待有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先畴:祖先留下的田地。
  • 二纪:古代以十二年为一纪,二纪即二十四年。
  • 东秦地:指今陕西一带,古称秦地。
  • 南雍州:古代地名,今湖北襄阳一带。
  • 青衫:古代低级官员的服装,这里指作者自己。
  • 华发:白发,指年老。
  • 松楸:松树和楸树,常用来比喻墓地或故乡。
  • 先畴:祖先留下的田地。
  • 躬耕:亲自耕种。
  • 有秋:指丰收之年。

翻译

二十四年流离失所,不自由,终于得以归途中再次停留。今年再次踏上东秦的土地,而昔日我曾居住在南雍州。梦中我这低级官员的青衫沾满了雨露,醒来时已是白发苍苍,望着故乡的松楸。祖先留下的田地,战乱后谁是主人?我将在何处亲自耕种,等待着丰收之年的到来。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杨弘道对流离失所生活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诗中,“二纪流离不自由”直接点出了作者长时间的不安定生活,而“得归中路复淹留”则透露出一种无奈和迷茫。通过对比“今年再踏东秦地”与“昔日尝居南雍州”,作者展现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末句“先畴乱后谁为主,何处躬耕待有秋”则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杨弘道

元淄川人,字叔能,号素庵。气高古,不事举业,磊落有大志。文章极自得之趣。有《小亨集》。 ► 2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