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王左丞二首

共说淮南王左相,开门下士日忘餐。 入幕许谁延铁笛,备员寻客奉铜盘。 长绦掣去饥鹰饱,故道归来老马寒。 若问东维上书者,五湖今把钓鱼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淮南王左相:指王左丞,淮南王是古代的一个封号,左相是官职,这里用来尊称王左丞。
  • 开门下士:指王左丞广纳贤才,不拘一格。
  • 日忘餐:形容非常忙碌,以至于忘记了吃饭。
  • 入幕:指进入幕府,即成为王左丞的幕僚。
  • 延铁笛:邀请有才能的人。
  • 备员:指准备接待宾客。
  • 寻客:寻找宾客。
  • 奉铜盘:用铜盘盛放食物招待宾客,表示尊敬。
  • 长绦:长绳,这里指束缚。
  • 掣去:拉走。
  • 饥鹰饱:比喻原本饥饿的鹰得到了满足,这里比喻人才得到了重用。
  • 故道:旧路,比喻旧时的方法或途径。
  • 老马寒:比喻老马在寒冷中,这里比喻老者或旧时的方法不再适用。
  • 东维:东方,这里指作者自己。
  • 上书者:指上书给王左丞的人,即作者自己。
  • 五湖:泛指江湖,这里指隐居的地方。
  • 钓鱼竿:比喻隐居生活。

翻译

大家都说淮南王左丞,广纳贤才,忙碌到忘记了吃饭。进入他的幕府,有谁会被邀请成为他的幕僚,准备接待宾客时,会用铜盘盛放食物以示尊敬。曾经被束缚的饥鹰现在得到了满足,但旧时的方法已经不再适用,老马在寒冷中。如果你问起那个向东维上书的人,他现在已经在五湖隐居,拿起钓鱼竿过上了隐居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杨维桢写给王左丞的赠诗,通过对比王左丞广纳贤才的繁忙景象和自己的隐居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王左丞的敬佩以及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象征,如“饥鹰饱”、“老马寒”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洞察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