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慢

· 虞集
六十归来,今过七十,感谢圣恩嘉惠。早眠晏起,渴饮饥餐,自己了无心事。数卷残书,半枚破砚,聊表秀才而已。道先生、快写能吟,直是去之远矣。 没寻思、拄个青藜,靸双芒屦,走去渡头观水。逝者滔滔,来之衮衮,不觉日斜风细。有一渔翁,蓦然相唤,你在看他甚底。便扶杖、穿起鲜鱼,博得一尊同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晏起:晚起。
  • (sǎ):拖鞋。
  • 芒屦(jù):草鞋。
  • 逝者:指流逝的时光。
  • 衮衮(gǔn):形容连续不断。
  • 蓦然:突然。
  • 甚底:什么。

翻译

七十岁归来,感恩圣恩的嘉惠。早睡晚起,饿了就吃,渴了就喝,自己心中无牵无挂。几卷残破的书籍,半枚破旧的砚台,勉强算是秀才的遗物。说先生能写会吟,实在是离那境界太远了。

没有多想,拄着青藜杖,拖着双草鞋,走到渡口去看水。时光如流水滔滔逝去,未来之事接连不断,不觉间日已西斜,风也变得细腻。有一位渔翁,突然向我打招呼,问我在看什么。于是我便拄着拐杖,穿上新鲜的鱼,换得一尊酒,与他一同醉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七十岁老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通过“早眠晏起,渴饮饥餐”等句,展现了老人淡泊名利、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诗中“数卷残书,半枚破砚”则透露出老人虽已年迈,但仍保持着文人的情怀。后文通过与渔翁的互动,表达了老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与世无争、享受当下的豁达心境。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展现了元代文人虞集对晚年生活的独特感悟。

虞集

虞集

元临川崇仁人,字伯生,号邵庵。先世为蜀人。宋亡,父汲侨居崇仁。少受家学,读诸经,通其大义。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历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议学校事,主张学官当用经明行修成德之士,不可猥以资格用人。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帝崩,以目疾,又为贵近所忌,谢病归。卒谥文靖。集弘才博识,工诗文。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 ► 4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