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驾石鼓辞

周家十圜鼓,散落陈仓野。 犹有夏驾石,盘盘驾之下。 秦鞭血山骨,吴猎焦野火。 夏鼓建不拔,石鸣知者寡。 父老惧谶言,山空石长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圜鼓:古代的一种鼓。
  • 陈仓:古地名,今陕西省宝鸡市附近。
  • 盘盘:形容曲折回旋的样子。
  • 秦鞭:指秦朝的武力。
  • 吴猎:指吴国的军事行动。
  • 谶言:预言吉凶的话语。

翻译

周朝的十面圜鼓,散落在陈仓的荒野之中。 至今仍有一块夏驾石,曲折回旋地坐落在那里。 秦朝的武力如同鞭打山石,使其血迹斑斑,吴国的军事行动则像野火一样烧焦了大地。 夏朝的鼓台坚不可摧,但石头的鸣响却鲜为人知。 当地的父老们害怕那些预言吉凶的话语,山谷空旷,石头长久地沉默。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周朝的圜鼓和夏朝的驾石,反映了历史的沧桑和遗迹的孤寂。诗中,“秦鞭血山骨,吴猎焦野火”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而“夏鼓建不拔,石鸣知者寡”则表达了历史的深远和被遗忘的悲哀。最后,“父老惧谶言,山空石长哑”则透露出人们对未知预言的恐惧和对历史遗迹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哀思和对战争的反思。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