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奁八咏金盆沐发

骨瘦魂清酒力微,路迷错莫是还非。 罗浮晓月相将落,巫峡断云何处飞。 金弹撇来惊忽忽,玉龙嘶了尚依依。 不如直到钧天所,记得《霓裳》乐谱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香奁(xiāng lián):古代女子存放香料、化妆品的匣子。
  • 八咏:指八种不同的吟咏题材或风格。
  • 金盆沐发:用金盆洗发的场景,常用来形容女子的清洁与美丽。
  • 骨瘦魂清:形容人瘦弱但精神清明。
  • 酒力微:指酒量小,不能多饮。
  • 路迷错莫:迷失方向,不知所措。
  • 罗浮:山名,位于今广东省,此处可能指梦境或幻境。
  • 晓月:清晨的月亮。
  •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此处可能指远方的思念或幻想。
  • 断云:断裂的云彩,比喻飘渺不定。
  • 金弹:金色的弹丸,可能指阳光或某种光芒。
  • 撇来:突然出现。
  • 玉龙:指美玉雕成的龙,或指美丽的龙形云彩。
  • 嘶了:发出声音,此处可能指云彩的移动或变化。
  • 钧天所:指天宫或神仙居住的地方。
  • 《霓裳》:古代乐曲名,传说为天上的音乐。
  • 乐谱:音乐的记录,此处指《霓裳》的旋律。

翻译

她骨瘦如柴,但精神清明,酒量微小,迷失在错综复杂的道路上,不知是梦是醒。罗浮山的晓月即将落下,巫峡的断云不知飞往何处。金色的弹丸突然闪现,让人惊慌失措,玉龙般的云彩发出声响,却依旧依依不舍。不如直接到达天宫,记得《霓裳》的乐谱,带着那美妙的旋律归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清晨洗发时的情景,通过“骨瘦魂清”和“酒力微”等词句,展现了她的柔弱与清醒。诗中“罗浮晓月”与“巫峡断云”构建了梦幻般的意境,表达了女子内心的迷茫与追寻。结尾的“钧天所”和《霓裳》乐谱,则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音乐艺术的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元代诗人杨维桢独特的艺术风格。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