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雀妓

火龙戕,铜雀翔,漳河水,鼎中央。魏武王安得万万寿,长生铜雀宫。 百岁葬西冈,铜雀妓,不得与金银珠宝同埋藏。台上六尺床,床下穗帐奠酒粻。 月十五,作伎以为常,更令登高台而望西陵。漳河水啾啾,东下不回头。 铜雀妓,漳河流,试问台上妓,何不殉死如秦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火龙戕(qiāng):指火龙被杀,象征着魏国的灭亡。
  • 铜雀翔:铜雀台上的铜雀似乎在飞翔,比喻铜雀台的辉煌。
  • 漳河水:流经魏国都城邺的河流。
  • 鼎中央:鼎是古代的炊具,也象征国家的权力,这里指魏国的中心地位。
  • 长生铜雀宫:指铜雀台,魏武帝曹操希望其宫殿永存。
  • 西冈:指曹操的陵墓所在地。
  • 穗帐:用穗子装饰的帐幕。
  • 奠酒粻(zhāng):祭奠时用的酒和食物。
  • 作伎:表演歌舞。
  • 西陵:指曹操的陵墓。
  • 啾啾(jiū jiū):形容水声。
  • 殉死:为某人或某事而死。
  • 秦丘:指秦始皇的陵墓,这里比喻为忠诚而死。

翻译

火龙被杀,铜雀台似乎在飞翔,漳河的水流,象征着魏国的中心。魏武帝曹操怎能享有无尽的寿命,他的宫殿铜雀台将永存。 他百年后葬在西冈,铜雀台的妓女,不能与金银珠宝一同埋葬。台上有一张六尺长的床,床下有穗帐和祭奠用的酒食。 每月的十五日,她们要表演歌舞,这是常规,还要登上高台远望西陵。漳河的水声啾啾,向东流去不再回头。 铜雀台的妓女,与漳河的水流,试问台上的妓女,为何不像秦丘那样为忠诚而死。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铜雀台的辉煌与魏武帝曹操的陵墓,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人物的命运。诗中,“火龙戕,铜雀翔”以象征手法揭示了魏国的兴衰,而“漳河水,鼎中央”则进一步以地理和象征元素强调了魏国的中心地位。后文通过对铜雀台妓女命运的描写,反映了古代女性的无奈与悲哀,同时通过对比“西陵”与“秦丘”,提出了对忠诚与牺牲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感慨。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