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朝

花朝恰了一分春,雨雪阴霾占两旬。 物态未妍寒瑟缩,人生易老事因循。 洗瓷杯酌浮蛆酒,拥地炉烧带叶薪。 翻忆昔年成感慨,长官出郭劭耕民。
拼音

所属合集

#花朝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花朝:指花朝节,中国传统节日,又称花神节,是纪念百花的生日。
  • 恰了:刚刚。
  • 一分春:春天的十分之一,即春天的初期。
  • 雨雪阴霾:连绵不断的雨雪和阴沉的天气。
  • 占两旬:占据了二十天。
  • 物态未妍:自然界的景物还未完全展现出美丽。
  • 寒瑟缩:因寒冷而缩紧。
  • 人生易老:人的一生容易衰老。
  • 事因循:事情按照常规发展,没有变化。
  • 洗瓷杯:清洗瓷制的酒杯。
  • 浮蛆酒:古代一种酒,表面有浮沫,形似蛆虫。
  • 拥地炉:围坐在地炉旁。
  • 带叶薪:带有叶子的柴火。
  • 翻忆:回忆。
  • 昔年:往年,过去的日子。
  • 长官出郭:地方官员出城。
  • 劭耕民:鼓励农民耕作。

翻译

花朝节刚刚过去,春天的气息才刚刚开始,却遭遇了连绵的雨雪和阴沉的天气,这样的日子已经持续了二十天。自然界的景物还未完全展现出它们的美丽,因为寒冷而显得瑟缩。人的一生容易衰老,事情也总是按照常规发展,没有新意。在这样的日子里,我清洗了瓷制的酒杯,品尝着浮沫如蛆的酒,围坐在地炉旁,燃烧着带有叶子的柴火。我不禁回忆起往年的情景,那时地方官员会出城鼓励农民耕作,而现在这一切只能成为感慨。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花朝节后的春日景象,通过对雨雪阴霾、物态未妍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诗中“洗瓷杯酌浮蛆酒,拥地炉烧带叶薪”一句,以细腻的生活细节展现了作者的闲适与自得,而“翻忆昔年成感慨”则透露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

杨公远

元徽州歙县人,字叔明,号野趣。工诗善画。有《野趣有声画》。 ► 4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