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
- 望后:农历每月十五日之后。
- 高存之: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
- 五里湖:地名,可能是一个湖泊的名称。
- 漆塘诸山:地名,可能是一处山区的名称。
- 分韵:古代文人聚会时,按照一定的韵脚分配,各自作诗。
- 近体:指近体诗,即唐代的律诗和绝句。
- 南岩:地名,可能是一处岩石或山崖的名称。
- 利涉:顺利渡过。
- 林暖:林中的温暖。
- 席频移:频繁地移动坐席,指在林中不断寻找舒适的地方坐下。
- 紫蟹:一种蟹,可能是当地的特产。
- 山人:隐居山林的人,这里可能指提供食物的当地人。
- 黄梁:黄色的谷物,这里指黄米。
- 稚子:小孩。
- 炊:做饭。
- 坐来:坐下之后。
- 心转寂:心情变得宁静。
- 鸡犬:家禽和家畜,这里指村庄的宁静。
- 茆茨:茅草屋,这里指简朴的乡村生活。
翻译
听说南岩那边,每棵梅花树都奇异非凡。湖水平静,我们的船顺利渡过,林中温暖,我们频繁地移动坐席寻找舒适之地。紫色的螃蟹是山中隐士的供品,黄米则是小孩煮的饭。坐下来后,心情变得宁静,村庄里的鸡犬声也显得格外安静,茅草屋更显简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仲春时节与友人泛舟五里湖,游览漆塘诸山的情景。诗中通过“梅花树树奇”、“湖平舟利涉”等句,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宁静。后半部分则通过“紫蟹山人供”、“黄梁稚子炊”等生活细节,传达出与友人共享山野之乐的惬意与宁静。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友情的珍视。

安希范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小范,号我素。万历十四年进士。授行人,迁礼部主事,改南京吏部。二十一年疏请复高攀龙、吴弘济官,以奖忠良,并严谕阁臣无挟私植党。帝怒斥为民。在家乡参与东林讲学之会。有《天全堂集》。
► 108篇诗文
安希范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花朝曲 》 —— [ 清 ] 陈长生
- 《 南歌子 · 花朝作,先一夕雷雨 》 —— [ 清 ] 汪东
- 《 祝江杏村侍御令堂林太夫人八十 》 —— [ 清 ] 许南英
- 《 次韵酬崔尚德检讨见寄 》 —— [ 宋 ] 廖刚
- 《 花朝日呈伯修 》 —— [ 明 ] 袁宏道
- 《 蕊宫花史图并序 》 —— [ 清 ] 孙原湘
- 《 花朝同高望公璩子弟赋 》 —— [ 明 ] 张穆
- 《 二月望游齐山呈仓使二首 其二 》 —— [ 宋 ] 钱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