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 次权待制韵

燕城过长夏,乡思若为禁。故园松竹潇洒,久矣负幽寻。赖有仙坛诗伯,同寓玉堂清署,相顾意殊深。余暇尽谈笑,烦暑自消沉。 绕长廊,临静砌,称闲心。飕飕树杪风至,流水入衣襟。尚愧无穷汗简,也预诸公奋笔,投迹是非林。何日了官事,倒佩脱冠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燕城:指燕京,即今北京。
  • 长夏:指夏季。
  • 乡思:对家乡的思念。
  • 若为禁:如何能禁止。
  • 故园:故乡的家园。
  • 松竹潇洒:形容松竹风姿优美,自由自在。
  • 负幽寻:辜负了寻找幽静之地的愿望。
  • 仙坛诗伯:指诗坛上的杰出诗人。
  • 玉堂清署:指清雅的官署。
  • 相顾意殊深:彼此间的情意非常深厚。
  • 烦暑自消沉:暑热自然消退。
  • 静砌:安静的台阶。
  • 飕飕:形容风声。
  • 树杪:树梢。
  • 汗简:指辛勤写作的成果。
  • 奋笔:挥笔疾书。
  • 投迹是非林:投身于纷争之中。
  • 倒佩脱冠簪:解下佩剑,脱去官帽,表示辞官归隐。

翻译

在燕京度过漫长的夏天,对家乡的思念如何能禁止。故乡的松竹风姿优美,我已久未去寻找那幽静之地。幸好有诗坛上的杰出诗人,同在清雅的官署中,我们彼此间的情意非常深厚。闲暇之余尽情谈笑,暑热自然消退。

漫步在长廊,静立于安静的台阶,心满意足。风声飕飕从树梢传来,流水似乎也进入了衣襟。我仍感到愧疚,因为我的辛勤写作成果有限,也参与了诸公的奋笔疾书,投身于纷争之中。何时才能了结官事,解下佩剑,脱去官帽,归隐田园。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燕京长夏中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比故乡的松竹与官署的清雅,突出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追求。后半部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展现了其对闲适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无限向往。

蒲道源

元眉州青神人,徙居兴元,字得之,号顺斋。究心濂洛之学。初为郡学正,罢归。晚以遗逸,征入翰林,改国子博士,年余引去。起为陕西儒学提举,不就。优游林泉,病弗肯服药,饮酒赋诗而逝。有《闲居丛稿》。 ► 7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