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塞下曲

貂裘毡帽紫骅骝,挟弹弯弧架铁矛。 飞放归来天欲暮,数声羌笛起高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貂裘(diāo qiú):用貂皮制成的衣服,常用来形容富贵或保暖。
  • 毡帽(zhān mào):用毡子制成的帽子。
  • 紫骅骝(zǐ huá liú):指紫色的骏马。
  • 挟弹(xié dàn):携带弹弓。
  • 弯弧(wān hú):弯曲的弓。
  • 铁矛(tiě máo):铁制的矛,古代兵器。
  • 飞放(fēi fàng):放飞,这里指打猎归来。
  • 羌笛(qiāng dí):古代羌族的乐器,常用来象征边塞或思乡之情。

翻译

身着貂皮大衣,头戴毡帽,骑着一匹紫色骏马,手持弹弓和弯曲的弓,架着铁矛。打猎归来时,天色已近黄昏,高楼的顶上传来几声羌笛的悠扬。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边塞生活的画面,通过“貂裘毡帽紫骅骝”等词句展现了边塞贵族的豪迈与奢华。诗中的“飞放归来天欲暮”一句,既表现了打猎归来的场景,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结尾的“数声羌笛起高楼”则巧妙地以羌笛声作为背景音乐,增添了边塞的苍凉与思乡之情,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杨公远

元徽州歙县人,字叔明,号野趣。工诗善画。有《野趣有声画》。 ► 4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