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谢氏一勺轩

一勺水,不满斗。我吸之,勺在手。上连天津尾,下泄海焦口。 主人饮,小池凿;吾蔀青,天纳牖。吾铁崖道人韪之曰:有人悟此环,云梦吞八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津:指天河,即银河。
  • 海焦口:指大海的出口,比喻水的最终归宿。
  • 蔀青:指遮蔽青天的部分,蔀(bù)意为遮蔽。
  • :窗户。
  • 铁崖道人:杨维桢的自号。
  • 韪之:认为正确。
  • :比喻事物的循环或连续。
  • 云梦吞八九:比喻胸怀广阔,能容纳众多事物。

翻译

一勺水,虽不满斗,我吸取它,勺子就在我手中。它上连天河的尾端,下通大海的出口。 主人饮水,便在园中开凿小池;我遮蔽了青天,天空便纳入了我的窗户。我,铁崖道人,认为这是正确的:有人能领悟这个循环,就能胸怀广阔,容纳众多事物,如同云梦泽能吞下八九个州。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一勺水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宇宙循环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诗中“上连天津尾,下泄海焦口”描绘了水的循环不息,象征着宇宙间万物相通、生生不息的道理。而“有人悟此环,云梦吞八九”则进一步以比喻手法,表达了作者认为人若能领悟这种循环,便能有广阔的胸怀和深远的见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杨维桢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哲学思考。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