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于清叔二首

· 杨翮
暖沁香篝宿火温,绛纱红烛照黄昏。 自怜不废千金夜,帐底吹笙倒玉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沁(qìn):渗透。
  • 香篝(gōu):熏笼,古代用来熏香或取暖的器具。
  • 宿火:隔夜未熄的火。
  • 绛(jiàng)纱:深红色的纱帐。
  • 玉尊:玉制的酒杯,这里指酒杯。

翻译

温暖的香气渗透着熏笼,隔夜的火依旧温热,深红色的纱帐和红烛照亮了黄昏。我自怜自爱,不愿浪费这千金难买的夜晚,在帐篷底下吹着笙,举起玉杯畅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温馨而奢华的夜晚场景,通过“暖沁香篝”和“绛纱红烛”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温暖而明亮的氛围。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表现出一种自得其乐、享受生活的态度,通过“自怜不废千金夜”和“帐底吹笙倒玉尊”的描写,传达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温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杨翮

元上元人,字文举。杨刚中子。承其家学。工古文。初为江浙行省掾,历江浙儒学提举,迁太常博士。有《佩玉斋类稿》。 ► 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