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汪华玉子昂兰石二首

· 虞集
海内出珊瑚,枝撑碧月孤。 鲛人拾翠羽,泣露得明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海内:指中国境内。
  • 珊瑚:一种海洋生物,其骨骼形成珊瑚礁,常用于比喻珍贵之物。
  • 枝撑:支撑,这里形容珊瑚的形状。
  • 碧月:青绿色的月亮,这里用来形容珊瑚的颜色。
  • 鲛人:传说中生活在水中的神秘生物,类似于美人鱼。
  • 翠羽:翠鸟的羽毛,这里比喻珊瑚的美丽。
  • 泣露:形容露珠如同眼泪,这里用来形容鲛人哭泣的样子。
  • 明珠:珍贵的宝石,这里比喻鲛人哭泣时掉落的珍珠。

翻译

在中国境内,生长着珍贵的珊瑚,它们像碧绿的月亮一样孤独地支撑着。传说中的鲛人在珊瑚旁拾起翠鸟般的美丽,哭泣时露珠如同明珠般落下。

赏析

这首诗以珊瑚为题材,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比喻,描绘了珊瑚的珍贵与美丽。诗中“海内出珊瑚,枝撑碧月孤”一句,既表达了珊瑚的稀有,又赋予了它孤独而高贵的气质。后两句通过鲛人的传说,将珊瑚的美与神秘的水下世界联系起来,增添了诗意的浪漫与神秘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感知和丰富想象。

虞集

虞集

元临川崇仁人,字伯生,号邵庵。先世为蜀人。宋亡,父汲侨居崇仁。少受家学,读诸经,通其大义。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历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议学校事,主张学官当用经明行修成德之士,不可猥以资格用人。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帝崩,以目疾,又为贵近所忌,谢病归。卒谥文靖。集弘才博识,工诗文。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 ► 4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