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硕
六岁过闽郡,书声忆满城。
目盲今子夏,心醉昔延平。
尔叔同游息,吾文愧老成。
每分重席煖,相对一灯明。
远海乘桴意,高山伐木情。
愿携邛竹杖,往看离支生。
辟掾青衫旧,趋庭綵服轻。
为言穿木榻,亦未厌藜羹。
宝瑟留飞雁,兰舟及啭莺。
佩怀湘渚赠,绶向会稽迎。
去去江云湿,飘飘鸟雾清。
重来知有意,时我已归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过闽郡:经过福建的郡县。
- 子夏:孔子的弟子,此处指陈硕,因其目盲,故以子夏喻之。
- 延平:地名,今福建南平,此处可能指陈硕曾在此地有所领悟或感动。
- 老成:成熟稳重,此处指虞集自谦其文不如陈硕成熟。
- 重席煖:重叠的席子温暖,指陈硕的学问深厚,给人以温暖。
- 乘桴:乘坐木筏,比喻远行。
- 伐木:砍伐树木,比喻辛勤工作。
- 邛竹杖:用邛崃山的竹子制成的手杖,此处指虞集希望携带的旅行用品。
- 离支:即荔枝,此处指虞集希望去看的水果。
- 辟掾:古代官职,此处指陈硕的官职。
- 趋庭:指在父亲面前行走,表示尊敬。
- 穿木榻:指陈硕的简朴生活。
- 藜羹:用藜草煮的羹,指简单的食物。
- 宝瑟:珍贵的瑟,一种乐器。
- 兰舟:装饰华美的船。
- 啭莺:莺鸟婉转的叫声。
- 湘渚:湘江中的小洲。
- 会稽:地名,今浙江绍兴。
- 江云湿:江上的云雾湿润,形容离别的感伤。
- 鸟雾清:鸟儿在清晨的雾气中飞翔,形容景色的清新。
翻译
六岁时我曾经过福建的郡县,那时满城都是读书声。如今你像子夏一样目盲,但你的心却像在延平那时一样感动。你的叔叔与你一同游学,而我的文章自愧不如你成熟稳重。每次想到你深厚的学问,就像重叠的席子一样温暖,我们相对而坐,一盏灯火照亮彼此。你乘木筏远行,我则辛勤工作,情同高山。我希望能带上邛崃山的竹杖,去看那荔枝的生长。你穿着青衫,担任着官职,我在父亲面前行走,表示尊敬。你说你过着简朴的生活,也不厌倦简单的食物。珍贵的瑟声中飞雁离去,华美的船上莺鸟婉转地叫着。我怀揣着湘江小洲上的赠礼,期待着会稽的迎接。离去的路上江云湿润,清晨的雾气中鸟儿飞翔。如果你再次回来,那时我可能已经归隐耕田了。
赏析
这首诗是虞集送别陈硕的作品,诗中充满了对陈硕的赞赏和不舍。虞集通过回忆与陈硕的交往,表达了对陈硕学问和人品的敬重。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比喻,如以子夏喻陈硕的目盲,以延平喻陈硕的心境,以重席煖喻陈硕的学问,以乘桴、伐木喻两人的不同生活状态。诗的结尾,虞集表达了自己归隐的愿望,同时也期待着与陈硕的重逢。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虞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