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上行
堂上老人七十九,绝似麻姑能饮酒。
白发垂垂亦至腰,梳头辄命梁鸾妇。
小妇脔鸡鸡颇肥,大奴斸笋未曾稀。
果甘最爱芭蕉实,花好时簪茉莉围。
当轩一树沙梨熟,男女孙雏分亦足。
画眉两两斗歌声,萱草纷纷争一束。
骥子先教三字经,熊儿早诵九春曲。
春来日比人间长,举杯劝日休飞光。
听泉之妣百有四,沧洲处士八旬强。
我今母子如能似,亦为吾族一祯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老人七十九:老人已经七十九岁了。
麻姑:传说中的神仙,能饮酒。
梁鸾妇:古代传说中的美女。
脔鸡鸡:形容小鸡鸡很肥。
斸笋:切割笋。
芭蕉:香蕉。
茉莉:一种花。
沙梨:一种梨。
男女孙雏:指男女子孙。
画眉:形容鸟儿的鸣叫声。
萱草:一种植物。
骥子:指马的后代。
三字经:古代启蒙读物。
九春曲:古代儿童诗歌。
沧洲处士:指隐居在沧洲的学者。
一祯祥:一种吉祥的象征。
翻译
在堂上的老人已经七十九岁了,看起来就像传说中的麻姑一样能喝酒。他的白发垂至腰际,梳头时就让梁鸾妇来帮忙。小鸡鸡很肥,大笋切割起来也从未稀少。他最喜欢果甘,尤其是芭蕉实,花开时头上总是插着茉莉花环。当庭上一树沙梨成熟,男女子孙也足够多。画眉鸟成双对在争相歌唱,萱草纷纷争抢一束。马的后代先学习三字经,小孩子早早就开始背九春曲。春天来了,时间仿佛比人间要长,举起酒杯劝日光不要飞逝。听说泉水的妣已经有一百零四岁了,隐居在沧洲的学者也已经八旬高龄。如果我和我的母亲子女能像这样,也会成为我们家族的一种吉祥象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堂上老人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他周围的家庭和环境。通过对老人及其家庭成员的描写,展现了一种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老人的智慧、家庭的温馨,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尊重。整体氛围温馨、和谐,给人一种宁静美好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