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隐林君挽辞

嗟君高义薄层丘,一诺能轻万户侯。 锦里家声推甲第,朱门客散几春秋。 老来犹记雕虫句,梦去应随化蝶游。 今日登堂馀一哭,四山风雨暗沧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儒隐(rú yǐn):指隐居的儒家学者。 层丘(céng qiū):指高台。 锦里(jǐn lǐ):指富贵的家庭。 甲第(jiǎ dì):指排名第一的家庭。 朱门(zhū mén):指贵族之家。 老来(lǎo lái):指年老之时。 雕虫(diāo chóng):比喻微小的才子。 化蝶(huà dié):指化为蝴蝶飞舞。 登堂(dēng táng):指上灵堂祭奠。 四山风雨暗沧洲(sì shān fēng yǔ àn cāng zhōu):比喻世事变幻,人生无常。

翻译

噢,君子高尚的品德高出了一般人,一言既出能够轻易感动千万家的豪门贵族。 在锦绣华丽的家庭中,家声被誉为第一,红门之内的客人已经散去多少春秋。 年老之时仍然记得那些微小的才子,梦境中已经随着蝴蝶一般飞舞。 今天在灵堂上还剩下一声哀叹,四面山峦风雨交加,沧海之中一片昏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的儒家学者对友人的挽辞。诗人赞美了友人高尚的品德和才华,表达了对友人的敬重和怀念之情。通过对家庭荣耀、人生变迁的描绘,展现了人生无常、世事变幻的主题。整首诗意境深远,感情真挚,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人生沧桑的感慨。

林大春

明广东潮阳人,字邦阳,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学副使,致高拱私党于法,为言官论劾,罢官。有《井丹集》。 ► 6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