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辉恤刑粤西还朝排律十二韵
昔年曾附骥,如君最擅场。
乘槎泛牛渚,说剑射龙光。
东璧文章重,西曹礼乐张。
白云频视草,丹笔每□香。
麟趾先无告,鸾声出未央。
九疑开法象,五色跨神羊。
解网宽三面,下车泣一方。
奚囊惟疏牍,扶杖尽壶觞。
珠勒喧梧桂,锦衣押凤凰。
阳和披柳色,阴德种兰芳。
忽动归朝思,应知报主肠。
更怜民力竭,流涕未为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骥(jì):指千里马,喻指才华出众的人。
- 擅场:指在某一领域表现出色。
- 乘槎(chēng chá):乘船。
- 牛渚(niú zhǔ):地名,古代地名,今江苏南京。
- 剑射龙光:剑指龙的光芒,形容剑法高超。
- 东璧(bì):指东方的文章。
- 西曹(cáo):指西方的礼乐。
- 白云频视草:指白云常常注视着青草,比喻有志向的人常常关注着有用的事物。
- 丹笔每□香:丹色的笔每次都能写出香气,形容文笔优美。
- 麟趾(zhǐ):指麒麟的脚趾,比喻君子的行为端庄。
- 鸾声:指凤凰的鸣声,比喻声音悦耳动听。
- 未央:古代宫殿名,也指极其辽阔。
- 九疑(yí):指九重宫阙。
- 法象:指法律的形象,比喻法治严明。
- 神羊:传说中的神兽,形容品质高尚。
- 解网宽三面: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
- 下车泣一方:指下车后哭泣一番,表达离别之情。
- 奚囊(xī náng):古代盛酒的囊袋。
- 疏牍(shū dú):指简短的文书。
- 扶杖:指拄着拐杖。
- 壶觞(shāng):古代盛酒的器皿。
- 珠勒(lè):指珍珠的项链。
- 喧梧桂:指喧闹的梧桐树,形容繁华热闹。
- 押凤凰:指押送凤凰,比喻华丽的服饰。
- 阳和:指春天暖和的阳光。
- 阴德:指善行。
- 种兰芳:比喻培植美好品德。
- 报主肠:指报答恩主之情。
- 民力竭:指百姓的力量耗尽。
- 流涕:流泪。
翻译
昔日曾与千里马并驾齐驱,如同你一样在某一领域表现出色。乘船在牛渚航行,展示出高超的剑法。东方的文章重要,西方的礼乐盛行。白云常常注视着青草,每次用丹色的笔都能写出香气。麒麟的脚趾先行无需言语,凤凰的鸣声从未停歇。九重宫阙展现法治严明,五色神兽跨越其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下车后哭泣一番。盛酒的囊袋中只有简短的文书,拄着拐杖尽情畅饮。项链上挂满了珍珠,华丽的服饰押送着凤凰。春天暖和的阳光洒在绿柳上,善行播撒着兰花的芬芳。突然被归朝的思念所动,应该明白要报答恩主之情。更加怜惜百姓的力量已经耗尽,眼泪不禁流淌,但并非狂乱之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才华横溢、品德高尚的人物形象,通过对古代文人墨客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境遇和社会现实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表达了对才华、品德、责任和情感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和对社会的关怀。整体氛围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林熙春的其他作品
- 《 刘养旦先生诸子即讲院祀先生余谪茶陵借宿赋五言近体为谢并得流字 》 —— [ 明 ] 林熙春
- 《 送广文萧宾竹归将乐 》 —— [ 明 ] 林熙春
- 《 恭和太师台翁元旦诗四首 》 —— [ 明 ] 林熙春
- 《 怀朱存敬并申祝意 》 —— [ 明 ] 林熙春
- 《 亲郊恭纪三十首礼部请郊 》 —— [ 明 ] 林熙春
- 《 族子守德馈予独鹤养巳三年性驯甚每雁鸣鹤亦鸣令人爱且怜之近因浮鱼塘中损趐不觉悽切漫作二章 》 —— [ 明 ] 林熙春
- 《 和镛州八景有序金溪夜月 》 —— [ 明 ] 林熙春
- 《 甲子请告绝句十二首中多缀以旨意亦葵藿之思 其十二 》 —— [ 明 ] 林熙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