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江节母

卫风歌靡他,恒辞贵从一。 春秋诸列女,伯姬固无匹。 自母失所天,艰贞矢永毕。 十五奉罗巾,二十罢瑶瑟。 供养代良人,甘肥机中出。 有时倚柱吟,鲁女同忧恤。 朝上君姑堂,暮入叔姑室。 姑言妇未亡,亦如儿在膝。 皇天悯苦寒,与母以白日。 年今已五旬,鬓发尚如漆。 鞠育一雏鹓,诗书去骄逸。 蟾兔在腹中,月光长盛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寿江节母(shòu jiāng jié mǔ):古代传说中的一个人物,代表母亲的高尚品德。

翻译

寿江节母 卫风歌颂他,一直以来都认为忠诚的态度最为珍贵。 春秋时期的列女中,伯姬确实无与伦比。 自己的母亲失去了地位,却坚贞不渝,直到生命终结。 十五岁开始侍奉母亲,二十岁停止弹奏瑶琴。 供养代替丈夫工作,甘肥的机会从中产生。 有时倚着柱子吟诗,与鲁国的女子一同分享忧虑。 早晨去拜见君王的姑母,傍晚进入叔父的姑母家。 姑母说妇女未死,就像孩子还在膝上一样。 皇天怜悯贫寒,与母亲共享白天的阳光。 如今已经五十岁,头发仍然乌黑如漆。 养育了一只小雏鹓,放下了奢华和放纵,专心于诗书。 月亮和兔子在腹中,月光长久照耀着实际。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个母亲的高尚品德和母爱的伟大。寿江节母代表了母亲在困境中坚贞不屈的形象,她忠诚、孝顺,不畏艰难,尽心尽力地养育子女。诗中通过对寿江节母的描写,表达了对母爱的赞美和敬仰,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母亲的期望和尊重。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洁明了,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坚韧。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