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古

维昔二周君,皆以诛秦亡。 大义帅诸侯,王朝亦有纲。 惜哉无良将,九鼎归咸阳。 是时秦亦灭,嫡裔止庄襄。 政也实奸生,吕代嬴氏兴。 二世不旋踵,赵高撼其吭。 前秦祖蜚廉,后秦祖文信。 无德易颠覆,虎狼总推刃。 诗书亦何罪,儒生同一烬。 痛绝骊山坑,多言说尧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二周:指西周和东周两个历史时期。
诛秦:指灭亡秦朝。
帅:率领。
纲:规矩。
将:军事统帅。
九鼎:古代象征权力的九个大鼎。
咸阳:秦朝的都城。
庄襄:指秦始皇的后人。
奸生:奸邪之人兴起。
吕代:指吕后和赵高。
嬴氏:指嬴政,即秦始皇。
旋踵:转身。
蜚廉:指秦昭襄王的祖先。
文信:指秦昭襄王的祖先。
易颠覆:容易被推翻。
烬:余烬。
骊山:传说中的刑场。
尧舜: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两位圣贤君王。

翻译

赞美古代 昔日的西周和东周君主,都参与了灭亡秦朝的行动。他们带领着众多诸侯,建立了有序的王朝。可惜啊,当时缺少良将,九鼎被带回了咸阳。那个时候,秦朝也灭亡了,合法的继承者只剩下庄襄。政治腐败导致奸邪之人兴起,吕后和赵高掌权。接连两代君主都没有安稳,赵高篡夺了王位。前秦的祖先是蜚廉,后秦的祖先是文信。没有德行的统治者容易被推翻,暴虎残狼们互相残杀。诗书文化又有何罪过,儒家学者都沦为一堆余烬。痛心于骊山的惨状,多有人谈论尧舜的美德。

赏析

这首诗歌通过对古代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当时政治腐败、统治混乱的痛心之情。诗人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当时诸侯纷争、奸邪当道的局面,反映了对社会道德沦丧的忧虑。最后以对尧舜美德的赞美,表达了对美好传统的向往和追忆。整体氛围庄重,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