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车

江中栅松纷无数,奔流横截相支柱。 要令江水尽湍急,势似惊滩石龃龉。 松身入水苦不朽,老龙一一皆锥处。 即枯尚裹霜鳞甲,断节膏流未成土。 何年五鬣失轮囷,潜无首尾谁知汝。 槎枒但有齿角用,纵横水中若钩距。 水车因尔得旋转,昼夜轮翻起风雨。 一车灌田四十亩,槽槽相接输甘乳。 舟人最苦水车多,上车下车色无主。 车车渐高高入云,车尾车头争鼓舞。 身强撑折湾湾篙,篙势有如大黄弩。 水浅不苦苦水深,雨多久已迷洲渚。 从阳向少乾旱忧,岁岁有收盛禾黍。 估人来往水车旁,各奋长篙助公姥。 我行虽觉此路艰,终爱水车利农圃。 丈人抱瓮一何愚,岂知桔槔施已普。 圣人制器因自然,机事前民从上古。 绝圣弃智非神明,大巧斯为道所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龃龉(jǔ yǔ):指牙齿不齐,比喻事物相互矛盾、不协调。
  • 槎枒(chá mò):古代用来推动水车的工具。
  • 轮囷(lún qún):指水车的轮子。
  • (liè):指龙的颈部长毛。
  • 槽槽(cáo cáo):形容水车的槽很多。
  • 甘乳(gān rǔ):指水车灌溉后田地产出的丰收。
  • 大黄弩(dà huáng nǔ):指一种弩箭,形容水车的篙势强劲。
  • 桔槔(jú gāo):指水车的构造。
  • 绝圣弃智(jué shèng qì zhì):指超越圣人的智慧,放弃智慧。

翻译

江中树立的松树纷纷无数,奔流的江水横冲直撞相互支撑。要让江水流动湍急,势头像惊涛骇浪般矛盾不协调。松树身躯进入水中却不腐朽,老龙一个个都被钉在那里。即使松树枯萎也裹着霜和鳞甲,断节的树脂还未成土。何时会失去轮囷的五鬣,潜伏在水中没有头尾,谁知晓你。槎枒只有齿角在发挥作用,纵横水中如同勾距。水车因此得以旋转,昼夜不停地转动,引起风雨。一辆水车可以灌溉四十亩田地,槽槽相连输送出甘甜的奶汁。船夫最辛苦,水车很多,上车下车时色彩无主。水车渐渐升高,高入云端,车尾和车头争相鼓舞。身体强壮的人撑着篙,篙的力量就像大黄弩。水浅时不苦,水深时苦,多雨时已经迷失在洲渚之间。从阳向少干旱忧,年复一年都有丰收的禾黍。估人来来往往在水车旁,各自振作长篙,帮助公姥。我虽觉得这条路艰难,但仍然喜爱水车为农田带来的利益。丈人抱着瓮多么愚蠢,竟不知道桔槔的结构已经普及。圣人制造器具是顺应自然,机械事务是古代民众从上古时代开始就遵循的。超越圣人放弃智慧并非神明,这种大巧是道所取。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水车的运作过程,通过对水车的各个部分的描写,展现了水车在农田灌溉中的重要作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形象描写,将水车的运转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作者通过对水车的描写,表达了对农业劳动的赞美和对农民勤劳的敬意,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劳动工具的精巧设计和运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古代劳动生活的一幕幕,让人感受到了岁月的沧桑和生活的真实。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