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州赵公殉难诗
所属合集
注释
知州赵公殉难诗 - 知州赵公殉难的诗歌 贼臣 - 指篡位的奸臣 三宫 - 皇宫中的三宫六院,指皇帝的后宫 太后 - 皇帝的母亲 霜露 - 比喻残酷无情的行为 广德城 - 古代地名,指一座城市 相公 - 官职名,指官员 虓怒 - 意为狂怒 元憝 - 指篡位的奸臣 白如瓠 - 形容脸色苍白如同葫芦 乌鸢 - 指乌鸦 七尺即金汤 - 指七尺长的刑具即为金属熔化的炉子 股肱 - 比喻重要的支柱 颈血直射天 - 指颈部的血液喷射向天空 倪 - 指古代的一种服饰 梅花岭 - 古代地名,指一座山岭
翻译
呜呼,国家再次灭亡,这灭亡难道不是上天所为吗?国家因为一个篡位的奸臣而覆灭,匆忙抛弃君王和父亲。半夜打开国家的城门,三宫不敢回头看。虚伪地称臣于皇太后,实际上在行动中却背叛忠诚。屠杀毒害我国的百姓,豺狼般的敌人何其多。急袭广德城,宰相露出狰狞的怒容。太守抵抗凶恶的威胁,箭石如雨般落下。为了国家消灭篡位的奸臣,但人心恐怕难以团结。为国家殉难,身体已经苍白如同葫芦。腐烂的肉体又怎么会有芬芳的气息,乌鸦却能含食。七尺长的刑具即为金属熔化的炉子,生命气息不分早晚。在国家南部的重要郡县,死守并非没有原因。颈部的鲜血直射向天空,篡位的奸臣也感到恐惧。即使以死亡换取我国人民的生存,也要用牙齿力量去抵抗。至今旗帜与服饰,泪水依然洁白如素。与那梅花岭上,衣冠两封的树相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知州赵公在国家灭亡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殉难。诗中通过对篡位奸臣的描写,展现了国家的覆灭是由内部的背叛和外部的侵略共同造成的悲剧。赵公在面对国家危难时,选择了忠诚奉献,最终以自己的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诗中对于忠臣赵公的形象塑造和对国家灭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忠诚、正义和爱国精神的赞美。

屈大均
屈大均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乙丑仲夏,挈眷归江城,寄居毗巷,重九后迁归老宅因写东篱图以纪事七首 其三 》 —— [ 清 ] 陈式金
- 《 题宋尔义亦楼 》 —— [ 明 ] 郭之奇
- 《 离愤五首正德戊辰年五月作是时阉瑾知劾章出我手矫旨收诣诏狱 其一 》 —— [ 明 ] 李梦阳
- 《 待制中书舍人陈公之亡以山宅须利既迁殡而未葬也后五月乃克葬焉二首其一 》 —— [ 宋 ] 叶适
- 《 洛中郑悫三伏之际率宾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莲叶盛酒以簪刺叶令与柄通屈茎轮囷如象鼻焉传吸之名碧筒杯故坡诗云碧碗犹作象鼻弯白酒时带莲心苦 》 —— [ 元 ] 陆文圭
- 《 是年五月扈从上京宫学纪事绝句二十首 》 —— [ 元 ] 周伯琦
- 《 题夏仲昭墨竹横卷盖陈缉熙先生故物也 》 —— [ 明 ] 李东阳
- 《 辛丑仲夏恭贺鲁王千秋 》 —— [ 明 ] 卢若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