诰封恭人顾母挽诗

忆昔闻母贤,卢奎为我言。 相夫服山林,铅华蚤见捐。 所居何必广,取足事蘋蘩。 垂帘传一经,席地思三迁。 二子振英风,荀薛光后先。 一抚西南夷,疮痍方息肩。 一执皋陶法,匍匐多平反。 余亦汗漫游,执戟从周旋。 往年过其庐,贤母授我餐。 问讯北堂前,所闻诚独然。 圣主重徽音,命复凌云烟。 云何厌纨绮,白玉朝真仙。 空馀教子机,犹闻女诫篇。 好德兼怀饭,斯文倘可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顾母:关心母亲
卢奎: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代表着忠孝
相夫服山林:指过简朴的生活
铅华:指华丽的衣饰
蚤:早
蘋蘩:指简朴的食物
席地思三迁:指在地上坐着思考三次搬迁
振英风:振奋英俊的风采
荀薛:指古代贤人
西南夷:指西南边的蛮夷
皋陶法:指古代贤臣皋陶的治国之道
汗漫游:指辛勤地四处游历
执戟:持戟,指持兵器
周旋:周围转动
庐:房屋
北堂:家中的正堂
圣主:指君主
徽音:美好的声音
厌:厌倦
纨绮:华丽的衣裳
白玉朝真仙:指君主像白玉一样纯洁高尚,如真仙一般
教子机:教导子女的方法
女诫篇:女子的教诲

翻译

怀念过去听母亲的教诲,卢奎曾为我谈及。过着朴素的生活,舍弃了华丽的衣饰。住的地方不必太宽敞,只需做些简单的事情。坐在地上思考着三次搬迁的经历。两个儿子展现出优秀的风采,继承了荀薛等前贤的美德。一人抚慰西南边的蛮夷,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一人遵循着皋陶的治国之道,使得很多人得到了平反。我也辛勤地四处游历,持戟周旋。曾经去过他的住所,贤母亲给我传授食物。在北堂前询问事情,所听到的都是真实的。君主非常重视美好的声音,命令继续超越云烟。为何要厌倦华丽的衣饰,白玉般的君主如真仙一般。留下了教导子女的方法,还能听到女子的教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对家庭、子女教育的思考。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对朴素生活的追求和对传统美德的传承。诗中融入了对古代贤人和君主的赞美,表达了对家庭、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整体氛围清新脱俗,意境优美。

林大春

明广东潮阳人,字邦阳,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学副使,致高拱私党于法,为言官论劾,罢官。有《井丹集》。 ► 6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