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甫吟

驱马齐西鄙,纵观聊摄城。 城中有暮燐,云是燕将灵。 念既与燕隙,终不就齐廷。 风为增慨叹,日为照幽诚。 一矢激两端,三军帅自倾。 谁能出此策,高士鲁先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梁甫吟:古乐府曲名,多用于抒发悲壮或哀怨之情。
  • 驱马:骑马疾行。
  • 齐西鄙:齐国的西部边疆。
  • 纵观:从高处或远处全面地看。
  • 聊摄城:古代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暮燐:指夜晚的磷火,古人认为是鬼火。
  • 燕将灵:燕国的将领的灵魂。
  • 燕隙:与燕国之间的嫌隙或矛盾。
  • 就齐廷:归顺齐国朝廷。
  • 风为增慨叹:风声似乎在增加人的感慨和叹息。
  • 日为照幽诚:阳光照耀着深沉的忠诚。
  • 一矢激两端:一箭引发了两方的冲突。
  • 三军帅自倾:三军的统帅因此自尽。
  • 鲁先生:指鲁仲连,战国时期著名的高士,以智谋著称。

翻译

我骑马疾行至齐国的西部边疆,从高处远望聊摄城。城中夜晚的磷火闪烁,传说那是燕国将领的灵魂。我与燕国有了嫌隙,终究不愿归顺齐国朝廷。风声似乎在增加我的感慨和叹息,阳光照耀着我深沉的忠诚。一箭引发了两方的冲突,三军的统帅因此自尽。谁能想出这样的策略?那是高士鲁仲连先生。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驱马至齐国边疆,远望聊摄城的场景,抒发了作者对国家纷争和个人忠诚的感慨。诗中“暮燐”、“燕将灵”等意象,增添了诗的神秘和悲壮色彩。结尾提到鲁仲连,既是对智谋之士的赞颂,也反映了作者对和平与智慧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忠诚与智慧的崇高追求。

陈子升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