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寺

瀑水交流山路断,萧萧孤寺半峰藏。 瓦边红叶坠莲座,窗畔昏鸦投竹房。 饥虎习闻持戒语,湿萤分点坐禅香。 几人到此团圞久,为拨寒炉上石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瀑水:瀑布的水。
  • 萧萧:形容风声或雨声,这里形容寺庙的孤寂。
  • 莲座:佛像的座位,常做成莲花形状。
  • 昏鸦:黄昏时的乌鸦。
  • 竹房:用竹子搭建的房屋。
  • 持戒:佛教术语,指遵守戒律。
  • 湿萤:潮湿环境中的萤火虫。
  • 坐禅:佛教修行方式,静坐冥想。
  • 团圞:团聚。
  • 寒炉:冷冷的火炉。
  • 石床:石头做的床。

翻译

瀑布的水流冲断了山路,孤寂的寺庙隐藏在半山之中。 瓦片边上的红叶落在了佛像的莲座上,黄昏时的乌鸦飞向了竹房。 饥饿的老虎已经习惯了听闻持戒的话语,潮湿的萤火虫点缀着坐禅的香气。 有多少人能在这里长久团聚,为了拨动冷冷的火炉而登上石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偏远山寺的景象,通过瀑布、孤寺、红叶、昏鸦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诗中“饥虎习闻持戒语”一句,巧妙地将佛教的修行与自然环境相结合,表达了寺庙的宁静与超脱。尾联则通过“团圞”与“寒炉”、“石床”的对比,暗示了修行生活的艰辛与孤独,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与思考。

陈子升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