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亥除夕同袁密山史蕉隐蓝公漪集王紫诠使君寓斋次东坡元旦立春韵三首时余以夜禁先归

东风恰与岁朝回,彻夜江城爆竹催。 莫笑当歌却归去,青春非为老人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乙亥: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具体对应公历哪一年需要根据历史年表查询。
  • 除夕:农历年的最后一天,即春节前夜。
  • 袁密山史蕉隐蓝公漪王紫诠:人名,诗人的朋友。
  • 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这里指王紫诠。
  • 寓斋:住所,这里指王紫诠的住处。
  • 东坡: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 元旦立春:指农历新年第一天恰逢立春节气。
  • 岁朝:新年。
  • 江城:江边的城市,这里可能指诗人的居住地。
  • 爆竹:古代用以驱邪祈福的鞭炮。
  • 当歌:指在宴会上唱歌。
  • 青春:这里指春天的气息。

翻译

东风恰好伴随着新年的到来,整夜江城中的爆竹声不断催促着时光。 不要嘲笑我唱歌中途就回家去,春天的气息并非专为老人而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除夕夜的景象,东风带来了新年的气息,江城中爆竹声声,热闹非凡。诗人虽然在中途离席归家,但表达出春天的气息是公平的,不会只属于年轻人。诗中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对青春与老去这一永恒主题的思考。通过对比爆竹声与归家的情景,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青春的留恋和对老去的坦然接受。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