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眉侄河涘中丫兰盛花儿曹过而作诗引眉索予为之率尔成咏

灵根产自岭云深,高馆何因得共寻。 茎有数岐唯一本,花皆纯洁验同心。 七弦每为王香操,九畹曾劳楚泽吟。 若遇昔人应叹绝,玉枝连理在于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引眉:引导眉毛,形容专注的样子。
  • 河涘:河边。
  • 丫兰:一种兰花。
  • 曹过:众人经过。
  • 率尔:轻率地,随意地。
  • 灵根:指兰花的根,这里比喻兰花的珍贵。
  • 岭云深:山岭云雾缭绕的深处,形容兰花生长的地方幽深。
  • 高馆:高雅的馆舍,这里指兰花所在的地方。
  • 茎有数岐唯一本:兰花的茎分叉多,但根系是一体的。
  • 花皆纯洁验同心:花朵都纯洁无瑕,象征着同心协力。
  • 七弦:古琴的七根弦,这里指琴声。
  • 王香操:古代琴曲名,这里指高雅的音乐。
  • 九畹:古代计量单位,一畹等于三十亩,这里形容兰花种植面积广大。
  • 楚泽吟:楚地的吟咏,这里指楚地的文化。
  • 玉枝连理:比喻美好的结合或关系。

翻译

兰花之根生长在山岭云雾缭绕的深处,我们怎能共同寻找那高雅馆舍中的兰花。 兰花的茎虽然分叉多,但根系是一体的,花朵都纯洁无瑕,象征着同心协力。 古琴的七弦常常演奏着高雅的《王香操》,楚地的文化也曾吟咏过广大的兰花种植地。 如果昔日的文人看到这一幕,应该会惊叹不已,因为如今我们见证了玉枝连理的美好景象。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兰花的高洁与美丽,通过描绘兰花生长环境的幽深、兰花的纯洁与同心,以及古琴音乐与楚地文化的联想,表达了作者对兰花及其象征意义的深刻理解。诗中“玉枝连理”的比喻,不仅描绘了兰花的形态,也寓意了美好的结合与和谐的关系,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赞美。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