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和刘沛然王础尘广州荔枝词十首

离枝五日不成筐,色味何能到玉堂。 汉驿枉教劳马足,李家空复舞霓裳。 止堪作脯供茶宴,合取馀膏付酒娘。 口腹累人垂炯戒,昔贤一疏自千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离枝:指荔枝离开树枝。
  • 五日:指荔枝摘下后五天内。
  • :指装载荔枝的容器。
  • 玉堂:指皇宫中的殿堂,这里比喻荔枝难以到达皇宫。
  • 汉驿:指汉代的驿站,这里比喻荔枝运输的困难。
  • 马足:指马匹的脚,这里指运输的辛苦。
  • 李家:指唐代李隆基,即唐玄宗,因其喜爱荔枝而闻名。
  • 霓裳:指《霓裳羽衣曲》,唐玄宗时期的著名舞蹈。
  • :干肉,这里指荔枝干。
  • 茶宴:指以茶为主的宴会。
  • 馀膏:指剩余的油脂,这里比喻荔枝的剩余价值。
  • 酒娘:指酿酒的妇女,这里指用荔枝酿酒。
  • 炯戒:明显的警告或教训。
  • 一疏:一篇奏疏,这里指古代贤臣的忠告。
  • 千霜:千年,比喻时间长久。

翻译

荔枝离开树枝五天后,就无法装入筐中,其色泽和味道又怎能到达皇宫呢?汉代的驿站虽然让人马劳顿,但李家的宫廷里,却只能空自舞动《霓裳羽衣曲》。荔枝只能做成干肉供茶宴之用,剩余的精华也只能交给酿酒的妇女。口腹之欲常常给人带来明显的警告,古代贤臣的一篇奏疏,至今已有千年之久。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荔枝的描述,反映了荔枝运输的困难和其价值的有限。诗中“离枝五日不成筐”描绘了荔枝易腐的特性,而“色味何能到玉堂”则表达了荔枝难以送达皇宫的遗憾。后文通过对“汉驿”和“李家”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荔枝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最后,诗人以“口腹累人垂炯戒”作为警示,提醒人们要节制欲望,体现了诗人的道德思考。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