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碧玉洞瀑布同王川南作

昔余寓西樵,兹泉最心赏。 及乎匡庐游,三叠差争长。 各在岭一隅,无由较修广。 夜来歇孤棹,不寐心养养。 肩舆历翠微,旧路多榛莽。 谷深无耕樵,厓欹隔轮鞅。 偪侧不可立,况乃通来往。 旁睨已战兢,下视殊惚恍。 未见瀑布飞,先闻风雨响。 安得趫捷躯,猿猱同下上。 从行数童子,体轻时用罔。 奋身独先下,绝叫咸鼓掌。 使君益兴发,手卓青藤杖。 挟扶有力士,羽翼兼兵仗。 驾肩或并腾,驻足不容两。 更番叠送迎,老脚亦能强。 遂造磐石颠,列坐首皆仰。 白练明高空,银河垂晃朗。 峭壁立如墉,激流更奔放。 横敷半百尺,直下七十丈。 轻风吹馀沫,散作仙翎氅。 云轻玉龙池,珠泻天人帑。 耳目为一新,神形顿萧爽。 维时初冬候,雨潦收田瀼。 壮观虽未殊,浩涆仍非曩。 威凤见一毛,或可得其仿。 慨此万古流,不息同天壤。 谁能探其源,悠然发遐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匡庐: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
  • 三叠:指庐山的三叠泉,是庐山著名的瀑布。
  • 修广:长和宽,这里指瀑布的规模。
  • 孤棹:孤舟。
  • 养养:忧虑不安的样子。
  • 肩舆:轿子。
  • 翠微:山色青翠。
  • 榛莽:丛生的草木。
  • 厓欹:山崖倾斜。
  • 轮鞅:车轮和马缰,代指车马。
  • 偪侧:狭窄。
  • 惚恍:模糊不清。
  • 趫捷:敏捷。
  • (náo):一种敏捷的猴子。
  • :无,没有。
  • 绝叫:大声呼叫。
  • 羽翼:比喻辅助或支持。
  • 兵仗:兵器。
  • 磐石:大石头。
  • 白练:白色的绸带,比喻瀑布。
  • 银河:天河,比喻瀑布。
  • :城墙。
  • 横敷:横铺。
  • 仙翎氅:仙人的羽毛大氅,比喻瀑布飞沫。
  • 玉龙池:美丽的池塘,比喻瀑布下的水池。
  • 天人帑:天上的宝库,比喻瀑布的美景。
  • 浩涆:浩大。
  • :从前。
  • 威凤:传说中的神鸟,比喻瀑布的壮观。
  • 遐想:遥远的思索。

翻译

昔日我曾寓居西樵山,那里的瀑布最令我心驰神往。后来游历庐山,三叠泉与之相比也不相上下。两处瀑布各在一方,难以比较其规模大小。夜晚停泊孤舟,心中忧虑不安。乘坐轿子穿越青翠的山间,旧路已被草木覆盖。山谷深处无人耕作和砍柴,山崖倾斜,隔绝了车马。狭窄得难以立足,更别说通行了。旁边一看已感到战战兢兢,向下望去更是模糊不清。还未见到瀑布飞泻,先听到了风雨般的响声。真希望能有敏捷的身躯,像猿猴一样上下攀爬。随行的几个童子,体轻时常无用。他们奋身先下,大声呼叫,我们都鼓掌欢呼。使君更加兴奋,手持青藤杖。有力士扶持,如同羽翼和兵器。有时肩并肩腾跃,有时驻足不容两人。轮流接送,老脚也能坚持。最终到达大石之上,大家列坐,抬头仰望。白练般的瀑布在高空明亮,银河般的水流垂挂。峭壁如城墙般矗立,激流更加奔放。横铺五十尺,直下七十丈。轻风吹散余沫,如同仙人的羽毛大氅。云轻飘过玉龙池,珍珠般的水滴从天人宝库中倾泻。耳目一新,神形顿时清爽。此时正值初冬,雨后的田野湿润。虽然壮观未变,但浩大已非往昔。威凤的一毛,或许可以略见其风采。感慨这万古长流的瀑布,与天地同在。谁能探寻其源头,悠然引发遥远的思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对西樵山瀑布的深情回忆与对庐山三叠泉的比较,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瀑布的壮观景象。诗中,作者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如“白练明高空,银河垂晃朗”等,形象地再现了瀑布的雄伟与美丽。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与对生命不息的感慨,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情怀。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