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振六观察内召

玺书隔岁下炎州,九罭歌声不可留。 北阙乍回卿士月,南人争送巨川舟。 二年宽政频觞酌,五日清江恋唱酬。 见说俸钱俱散尽,归装还典鹔鹴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玺书:古代以泥封加印的文书。
  • 炎州:泛指南方地区。
  • 九罭:古代的一种鱼网,这里指用九罭捕鱼的歌声,比喻地方上的民歌。
  • 北阙: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是大臣等候朝见或上书奏事的地方,也代指朝廷。
  • 卿士:古代官名,这里指张振六。
  • 巨川舟:大船,比喻张振六的职位。
  • 五日清江:指在清江停留的五天。
  • 唱酬:以诗词互相赠答。
  • 俸钱:官员的薪水。
  • 鹔鹴裘:古代一种华贵的皮衣。

翻译

朝廷的文书隔年才传到南方,当地的歌声却无法挽留。 北方朝廷刚刚召回高官,南方的人们纷纷送别这位大船上的官员。 两年来宽松的政策让人频频举杯庆祝,五天在清江的停留让人留恋于诗词的赠答。 听说他的薪水都已散尽,回家的行装中还典当了华贵的皮衣。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张振六被朝廷召回的情景,以及他在南方留下的影响。诗中通过“玺书”、“九罭歌声”、“北阙”、“巨川舟”等意象,展现了张振六的官职和他在南方的美好时光。后两句则透露出张振六的清廉和归途的简朴,体现了作者对张振六的敬重和祝福。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