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感十二首次王础尘

世间何日不风云,从虎从龙各自分。 且就小山名隐士,敢论大树号将军。 诗书本是劳人事,綦缟聊堪乐我贫。 莫笑南枝无北向,汉陵松柏气氤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风云:比喻变幻莫测的局势。
  • 从虎从龙:跟随虎和龙,比喻跟随有权势的人。
  • 小山名隐士:在小山中隐居的人,指隐士。
  • 大树号将军:大树象征将军,比喻有权势的人。
  • 诗书:指文学和学问。
  • 劳人事:指辛苦的事情。
  • 綦缟:古代的一种粗布,这里指简朴的生活。
  • 乐我贫:以贫穷为乐。
  • 南枝无北向:指南方的树枝不向北方生长,比喻不愿向北方(指朝廷)屈服。
  • 汉陵松柏:汉代帝王的陵墓中的松柏,象征着帝王的威严和永恒。
  • 氤氲:形容烟雾或云气缭绕的样子。

翻译

世间何时不是风云变幻,有的人跟随虎龙,各有所从。我宁愿在小山中隐居,被称作隐士,也不敢与那些大树般威武的将军相提并论。诗书学问本是辛苦之事,但简朴的生活足以让我快乐。不要嘲笑我南方的树枝不向北方屈服,汉陵中的松柏依旧气势磅礴,云雾缭绕。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权势的淡漠。诗中,“风云”、“从虎从龙”等词语描绘了世事的变幻和人们的趋炎附势,而“小山名隐士”、“大树号将军”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宁愿隐居也不愿追逐权势的清高态度。后两句通过对诗书和简朴生活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精神追求和内心满足的重视。最后,以“汉陵松柏”作结,不仅表达了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也隐含了对自身坚持的自豪和自信。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